菠菜霜霉病
症状识别:以叶片为主。初期叶片上出现边缘不明显的褪绿斑点,后扩大成不规则形的浅黄斑,后期变褐枯死。病斑一般从植株下部向上扩展。叶背面病斑初生灰白色霉层,后变紫灰色绒毛状霉层(孢子囊和孢子囊梗)。严重时植株矮化,叶片大部分枯黄皱缩,甚至枯死。
发病规律:菠菜霜霉病是由散展霜霉菌引起的真菌病害。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被害植株和种子内或以卵孢子在病残叶内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孢子囊。分生孢子借风雨、气流、昆虫传播。产生芽管,从寄主表皮或叶片气孔处侵入。条件适宜时病部产生孢子囊,在田间进行再侵染。分生孢子形成适温7~15℃,孢子萌发适温8~10℃。气温10℃、相对湿度85%的低温、高湿条件有利于该病发生。种植过密、氮肥过多、田间湿度大的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1)无病田采种,或用0.3%的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拌种。2)早春发现萎缩病株应及时拔除,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深埋或烧毁。3)施足肥料,合理灌水,降低田间湿度。重病区实行2~3年轮作。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选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倍液、52.5%抑快净水分散粒剂倍液、68.75%易保水分散粒剂倍液、40%达科宁悬浮剂倍液、72.2%普力克水剂倍液、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50%安克可湿性粉剂倍液、70%百德富可湿性粉剂倍液、80%大生可湿性粉剂倍液、80%山德生可湿性粉剂倍液、56.7%冠菌清干粒剂倍液、77%多宁可湿性粉剂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倍液喷雾,7~10天一次,连防2~3次。
34种蔬菜常用杀菌剂有哪些!
有关蔬菜常用杀菌剂的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可参考:34种蔬菜常用杀菌剂的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
菠菜病毒病
症状识别:苗期发病,呈现丛生型症状:病株心叶萎缩或成花叶,叶形细小畸形,或形成瘤状,或扭转,或叶缘向下卷成波状,老叶提早枯死脱落,严重时,植株卷缩成球形。发病较晚或较耐病植株呈现花叶型症状:心叶明脉,嫩叶上有浓绿、淡绿相间的斑驳,稍皱缩,老叶基本正常,植株矮化不明显。
发病规律:菠菜病毒病主要是由蚕豆萎蔫病毒(BB-WV)、甜菜花叶病毒(BMV)、黄瓜花叶病毒(CMV)、芜青花叶病毒(TuMV)、菠菜温性病毒(STV)单独侵染或复合侵染引起的病毒病害。多数病毒可在保护地菠菜、田间杂草及多年生木本植物上越冬。在田间主要靠蚜虫传播,如桃蚜、萝卜蚜、豆蚜等。也可由越冬代有翅蚜虫的迁飞将病毒传入菠菜地。该病的大流行需要高温和干旱,特别是苗期高温干旱,病毒病发生早、危害重。早播地块比晚播地块发病重。肥料不足,幼苗生长细弱的病害重。
防治方法:
1)及时拔除田间病株,铲除田间杂草,消灭越冬毒源。
2)及时防治蚜虫。菠菜地挂银灰膜条避蚜,初发现蚜虫时及时喷药防治。选用5%来福灵乳油~毫升?公顷、2.5%敌杀死~毫升/公顷、1.0%灭虫灵乳油0倍液、10%吡虫啉粉剂~0倍液、5%吡虫啉乳油0~倍液、2.5%功夫乳油毫升/公顷、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0倍液、90%万灵可湿性粉剂~0倍液、48%乐斯本乳油毫升/公顷、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克/公顷,均匀喷布。
3)农业防治。适期晚播,避免与茄科、十字花科蔬菜邻作或间、套作。选用抗(耐)病品种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7.5%克毒灵水剂倍液、20%病毒克星可湿性粉剂倍液加绿叶宝乳剂倍液、20%病毒A可湿性粉剂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倍液。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