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些日子,斑雀得知莺妹嫁的郎君不是大蟒蛇,而是一个十分英俊的美少年,住的是九厅十八井,还有家财万贯,福禄双全,既懊悔又心馋。她想,我阿雀日思夜想匹配的正是这样的郎君富户,如今给莺妹所得,那能甘心。
一天,天刚蒙蒙发亮,她便起床,把脸涂上厚厚的胭脂水粉,仿绿莺的梳妆认真打扮一番。吃过早饭,提着礼物到莺妹家探亲来了。莺妹一见大姐前来探亲,喜出望外,尽情接待。斑雀与妹叙一阵家常后,环顾客厅摆设,金碧辉煌,令人倾倒,更使她眼馋的还是莺妹穿戴:青丝发髻上插的是双风含着蓝宝石的金钗,身上穿的是苏绣桃红绸袄配天蓝色潮绣罗裙;脚上穿着的是金珠绣鞋,挪步熠熠发亮。
本来窈窕秀丽的莺妹,加上这般称身珍贵的装饰,真如仙女一般。斑雀越看心里越恨,故装着问绿莺:“莺妹,姑爷为何不出来见我?”
绿莺忙说:“真不巧,上午有人相邀,姑爷出门去了,中午便会回来。”
斑雀听说姑爷不在家,心中暗喜。接着又说:“领我到花园观赏观赏吧。”姐妹俩来到花园,尽管园中奇花异石,斑雀无心欣赏,她心里盘算着机宜。
她慢步来到古井旁边站住了脚,对绿莺说:“莺妹,我累了,在此歇一歇。”
斑雀装着笑眯眯说:“莺妹,你打扮得真漂亮,姐长这么大,还未见过你身上那贵重的东西。你的金钗借给我试插一下好吗?”
绿莺笑着说:“莫说借插一下,就送给姐姐也应该。”说着拔下金钗插在姐姐头上。
斑雀欣喜地说:“好妹妹,你真大方,那你的绣袄和罗裙也脱下给我试合身不合身。”
莺妹又笑着照办。
斑雀穿绣袄罗裙左摆右摆,咧着嘴哈哈大笑:“真合身!真合身!”斑雀紧接又指着脚说:“莺妹,于脆你的绣鞋也给我穿一下。”莺妹很快脱下绣鞋为姐穿上。
斑雀即搭着绿莺的肩膀说:“两人往井里照一照,看姐这样像不像你。”
井水光平如镜,姐妹欠身下望,两貌分明。斑雀尽管涂了脂粉,但脸上的斑点仍隐约可见。绿莺深知姐姐一贯嫉妒她的貌靓,就为迎合其意,便含笑说:“姐姐有这份穿戴,比妹要靓得多哩!”“真的,”“当然罗!”
就在绿莺全神看着井底和她说笑之时,斑雀抱起她的双腿尽力掀起往井里投下,轰隆一声,井里象翻了底,滚起一阵大泡,水花四溅,绿莺沉了下去。斑雀还匆匆找来一块大木板盖上,抹一抹额角的汗珠,自个儿回书房等候姑爷去了。
话分头说,绿莺原是太上老君的外甥女,她下凡人间本是为世人分忧化险,解除世间苦难才得恩准的,如今受害,早为老仙得悉,故特派一名仙姑化作微风潜人古井,及时把绿莺托出水面,并向她面授两道法术,要她为勤劳良善的人再多做好事,嗣后又化微风回去。
绿莺落井不到半刻时分,蛇郎回来了。斑雀仓惶扮作绿莺出房相迎。
蛇郎看夫人这般神色,脸上又隐约可见斑点,便间:“夫人,今天你脸上为何显有斑点?”
斑雀连忙用手绢掩着脸,耍娇地说:“我刚才到厨房煎炸油饼,不慎被滚油溅伤。”蛇郎看了看接着又问:“你耳朵上的翡翠耳环呢?”
斑雀往耳朵一摸,深悔刚才疏忽,没有把莺妹的耳环同时脱来,连忙支吾着说:“刚才给油弄脏了,摘下来洗刷还未挂上呢。嘿,你真狠心,我脸痛得要命没得你体恤一句,还来这么多审问……便呜呜,地抽泣起来。
蛇郎知道盘问过分,便疼切地说:“不问了,不问了,快用珍珠膏敷一敷会很快好的”。便扶着斑雀回房。
吃过饭,蛇郎为夫人散散心,邀她去花园赏花,斑雀怕露真面目,用手绢半掩着脸随行,当来到古井旁时蛇郎问“此井今天为何加盖?”
斑雀忙回答“上午墙外飚谷,尘土乱飞,是我为保护井水清洁叫人盖上的。”
蛇郎说:“古井是自然景致,加盖就不雅气了。”说着伸手掀起井盖,呼一声,井里突然飞起一个绿色的鸟,歇在高高的古柏树上。
蛇郎拉着夫人跟追到柏树下,那鸟不但不怕人,还像念歌谣地唱:
斑面麻,斑面姐,
害死亲妹伤天理!
插妹金钗秃头顶,
着妹绸袄烂身尸。
穿妹珠鞋蛀狗爪,
有朝一日再找你!
斑雀听了心惊肉跳,但强作镇定,蛇郎听着好不奇怪;便问:“此鸟为何会唱骂人的歌谣?”
斑雀敏捷地答道:“这可能东村陈员外花园飞出来的鹦鹉,学会梅香相骂的粗话,不要听它。”说着弯下腰拾起一块小石往树上扔去,“贱东西,不走我扔死你!”小青鸟展翅飞到围墙外竹丛梢上,又同样唱骂起来,而且声更大,听见的人更多。斑雀心里有鬼,越听越怒,不听蛇郎的劝阻,真追出围墙外,企图驱走骂她的青鸟。谁知在她再扔石子时,突然刮起一阵旋风,把她掩脸的丝手绢刮飞了。丝手绢一飘,刚好挂在竹丛梢上。
斑雀急得脸上直冒汗,她越抹汗,脸上的斑点越显露,恨不得飞上竹梢取手绢。说来也巧,就在这时一个担货郎在此经过,她便恳求他相助,并说如能取下她的丝手绢重重有赏,担货郎歇下担子,仰望竹尾喃喃地说:“这么高的竹尾.谁有能耐上去,除非把竹锯下来”。斑雀一听,即叫人取来钢锯。
担货郎忍着饿肚,花尽力气把竹据倒,斑雀抢前摘下手绢即往回走。
担货郎说:“夫人,刚才你许诺取下手绢要重重奖赏,现在过径丢槌啦!”:
斑雀双手叉着腰板起脸孔说:“你说要如何奖赏?!”
担货郎说“不用什么重赏’我单身一人,家里还未做饭,现时已过午,求你给我吃顿陈饭便可了。”
斑雀一听跳了起来,“嘿!你这般打扮想进我府中吃饭,真不自量。”
她指着刚倒下的竹节说:“顶多给你一节竹就够了。”
担货郎见妇人这般五形和口气,分明是一个刁妇,自知担货人不要与其计较,随手拾起一节竹筒两头照一照,自言自语说:“我家起炉要用火筒,这正好哩”,就把竹筒放进箩筐挑着回家。
这番情景,化身青鸟的绿莺在竹丛里看得一清二楚,她十分同情担货郎,决心要帮助他,于是乘担货郎挑起箩筐时,小青鸟飞下来钻进竹筒里,便被挑回家去了。
精彩回顾:
揭西故事
莺妹子与蛇郎之老汉险遇灵蛇1
揭西故事
河婆过路塘桃公纪念亭的故事
揭西故事
五经富庵背村不为人知的动人故事
揭西故事
革命老区粗坑村红色党报诞生地
揭西故事
坪上镇蟾蜍石的由来90%的揭西人不知道(2)
揭西故事
坪上镇蟾蜍石的由来90%的揭西人不知道
揭西故事
河婆大善人乐心助人酿造家喻户晓的神仙酒
揭西故事
坪上石肚溪“缺鼻牛石”和“钻牛潭”的神奇传说
揭西故事
潮州七贤之——翁万达孩童时的轶事
揭西故事
莲花山上的假死草原是跟圣旨嘴秀才罗隐有关
揭西故事
棉湖舞狮历史悠久威武生动惹人喜欢
揭西故事
棉湖湖东村舞大龙雄起壮观精彩绝伦
揭西故事
棉湖新寨武举人李宗翰妙计化解方耀追缉……
揭西故事
坪上土地神父女勇救苍生留下神奇的跳水石与扔牛鼻石
揭西故事
灰寨鹅龙寺观音菩萨显圣救驾护国
揭西故事
龙潭汤坝寨里七娘石的神奇故事
揭西故事
大力黄妙计调侃土财主
揭西故事
五云双进士的传奇故事
揭西故事
五经富镇观音坐莲村的创始和由来
揭西故事
你知道揭西县城河婆名字的由来吗?
揭西故事
京溪园镇曾大寮村惭愧老爷的传奇故事
揭西故事
宋帝逃难大洋仙人指点迷津①
揭西故事
《宋帝昺在大洋的传说》之皇姑宫与逍遥湖②
揭西故事
《三山国王的传说》之国王从何而来?①
揭西故事
《三山国王的传说》之国王护国爱民民众建庙纪念②
揭西故事
《三山国王的传说》之三国王频显神威驱寇佑百姓平安③
揭西故事
棉湖郭氏大楼教书先生邱玖华的传奇轶事①
揭西故事
棉湖郭氏大楼教书先生邱玖华的传奇轶事②
揭西故事
棉湖郭氏大楼教书先生邱玖华的传奇轶事③
揭西故事
《拳王南枝师的故事》之陈南枝护主有功却惹下滔天大祸(一)揭西故事
《拳王陈南枝的故事》之隐姓埋名藏河婆镇青年登门求师学艺(二)
揭西故事
《拳王陈南枝的故事》之久经磨难终成宗师名扬四海后人称赞
揭西故事
仙姑坟的传说
揭西故事
《方耀与蟹王》之方耀领旨奉命前往揭西钱坑围剿蟹王(一)
揭西故事
《方耀与蟹王》之方耀率军钱坑祠堂活捉蟹王(二)
揭西故事
《方耀与蟹王》之钱坑百姓为蟹王求情方耀妙计智解困局(结局篇)
揭西故事
五山鸡笼山的传说
揭西故事
金和镇石牛埔的传奇故事
棉湖旧事
棉湖草厝出大蛇潮州总兵卓兴传奇
棉湖旧事
棉湖草厝出大蛇潮州总兵卓兴传奇(二)
棉湖旧事
棉湖草厝出大蛇潮州总兵卓兴传奇(完结篇)
节选《揭西旅游民间故事之莺妹子与蛇郎》
作者:刘天干
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系揭西汇原创,转载须注明来源:揭西汇(ID:csol_cn)
贴图广告温馨提示: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