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梨树的蚧壳虫主要有长白蚧和粉蚧两种,它们以成虫和若虫刺吸树干、枝叶,造成叶色发黄、落叶、树木生长缓慢,果树长势较弱。常常在枝干、叶片上聚集成片,严重时造成枝干死亡,果园衰退
防治方法1、苗木检疫防治有蚧苗木进入新区。结合冬季修剪,剪除有蚧枝条,集中烧毁。
2、在春季发芽前(休眠期)过冬雌虫还未产卵前,喷5%矿物油乳剂或3―4波美浓度的石硫合剂或95%蚧螨灵(机油乳剂)倍液、40%杀蚧螨50倍液。喷布要均匀、周到、细致。
3、抓住一代若虫盛孵期及时用药,药剂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0倍液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倍液,也可用速蚧克和乐斯本等农药防治。
梨蚜虫 危害症状1、鸭梨瘤蚜:又名卷叶蚜虫,分布很广。鸭梨叶片和嫩梢受害重。鸭梨瘤蚜发生期较早,通常仅危害局部新梢,被害叶由两侧向背面纵卷,有时卷成绳状,叶片皱缩,瘤蚜在卷叶内危害,叶外表看不到瘤蚜,被害叶逐渐干枯。
2、鸭梨黄蚜:又名黄蚜、绣线菊蚜,绣线菊蚜发生期稍晚,全树的新梢均可受害,被害叶由尖端向背面横卷或横卷不明显,叶外表可见到大量虫体。
3、鸭梨绵蚜:
绵蚜又名血色蚜虫。分布于辽宁、山东、云南和西藏。为国内检疫对象。除危害鸭梨外,还危害花红、海棠、沙果和山定子等。主要在剪锯口、病疤周围、主干主枝裂皮缝、叶柄基部和根部危害。被害处形成肿瘤状,其上覆一层白色绵状物。
1、鸭梨黄蚜、瘤蚜防治方法:
①生物防治。在夏季,蚜虫的天敌很多,主要有瓢虫、草蛉和食蚜蝇等,其中瓢虫是其主要捕食类群,麦收后麦田的瓢虫大多转移到果园,抑制蚜虫发生,此时应减少果园喷药,以保护天敌。
②药剂防治。重点抓好蚜虫越冬卵孵化期的防治。两种蚜虫的卵越冬部位和孵化时期近似,在若虫孵化期喷药,可兼治两种蚜虫。喷药时期在鸭梨萌芽至展叶期。常用药剂有50%抗蚜威可湿粉-倍液、10%吡虫啉可湿粉倍液。如果喷药质量好,喷药1次即能控制鸭梨瘤蚜危害。对于绣线菊蚜,根据其在果树生长期的发生情况,适当增加喷药次数,但增喷次数不宜太多,以免过多地杀伤天敌。
梨树正处于幼果期,叶片尚未完全转绿成熟,很容易受绿盲蝽为害,咬食叶片,造成虫洞和缺棵,影响光合作用,导致树势衰退,使幼果大量脱落,并威胁幼果膨大,必须及时防治,以保护叶片和幼果。
防治方法1.注意检查梨树的叶片,发现叶片上有绿盲蝽为害,出现虫洞和缺棵,就要叶面喷洒倍4.5%氯氰菊酯水溶液,或倍2.5%溴氰菊酯水溶液,或倍5%氯氟氰菊酯水溶液进行防治,均匀喷湿树冠内外所有的枝叶,以开始有水珠往下滴为宜,喷药后15~20分钟,绿盲蝽即纷纷坠地死亡,杀虫率高达90%以上。
梨实蜂危害症状梨实蜂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茁越冬,以距树干半径l米范围内的土中最多。越冬幼虫在梨树萌芽期开始化蛹、梨花。蕾期成虫羽化出土。梨盛花初期是成虫羽化盛期。落花前羽化结束。梨树开花时,大部分成虫到梨树上取食产卵,产卵后用粪便似的分泌物堵住产卵孔,成一黑色圆点。幼虫在果内为害约20天、老熟后蛀孔脱出,落地入土。而后吐丝作一椭圆形茧,越夏越冬。
防治方法1、秋季或早春成虫出土前深翻树盘。
2、在成虫出土前地面喷施50%辛硫磷乳油~倍液,或25%微胶囊剂拌倍细土进行土壤药剂处理,以杀死出土成虫。
3、成虫发生期利用其假死性振树杀虫。
康氏粉蚧为刺吸式口器,以成虫和若虫吸食嫩芽、嫩梢及果实的汁液。套袋前主要为害嫩芽、嫩梢,造成叶片扭曲、肿胀、皱缩、致使枝枯。套袋后钻入袋内危害果实,群居在萼洼和梗洼处,分泌白色蜡粉,污染果实,吸取汁液,造成组织坏死,出现大小不等的黑点或黑斑,甚至腐烂,人称黑头、黑尻子,失去商品价值和食用价值
防治方法(1)做好冬春防治。冬季结合清园细致刮除粗老翘皮,清理旧纸袋、病虫果、残叶及干伤锯口,压低越冬基数。
(2)套袋前的防治(5月上旬),此时正值一代卵孵化盛期,幼虫聚集在一起尚未扩散。可选用52.25%赛保0倍或48%乐斯本1-倍喷雾防治。
(3)套袋后康氏粉蚧开始向袋内转移,在喷药时注意喷雾要细致均匀,尤其是树冠中下部及内膛。
酥梨果实套袋技术的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出现了黄粉虫潜入果袋为害之现象,发生面积和果实受害率均呈明显加重趋势,导致商品果率降低,经济损失很大,果农收益下降,应亟待在生产上引起重视。
防治方法1、清理果园降低虫口基数:在梨树落叶后至发芽前刮除粗皮、老翘皮,并清除树上残附物,集中烧毁。
2、选择好袋,改善扎口技术:最好选择韧性强、透气性好的胶封纸袋。选择机缝的纸袋时,要选针眼密的纸袋。
3、套袋前后的药剂防治:发芽前(芽体膨大期至芽绽开期)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卵。使用40%杀扑磷或毒死蜱乳油倍液效果更好。套袋前,树体可喷20%吡虫啉0倍液或70%艾美乐00倍液0.6%阿维菌素0倍液等。药液干即可套袋。
梨木虱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芽、叶、嫩梢汁液直接为害梨树,年发生3-5代,成虫在果园地面落叶下、杂草间和树干皮缝内越冬。越冬代成虫2月下旬开始出蛰,盛期在2月末至3月初;产卵初期在3月上中旬,盛期在3月中下旬。梨树发芽前,成虫开始产卵于短果枝、叶痕、芽缝或小枝上;发芽期、展叶期产卵于嫩叶和新梢的茸毛内;坐果后产卵于叶缘锯齿间、叶脉沟内等处。第一代若虫在芽缝或卷叶中为害,有分泌粘液的习性;第二代群集在新梢枝轴、叶腋或在分泌的粘液中生活,吸食汁液;第三代数量较大,此期是梨木虱的为害高峰期。第一代成虫出现在5月上中旬,第二代6月上中旬,第三代7月上中旬,第四代8月中旬,第五代9月上旬,10月份成虫逐渐开始越冬。梨木虱成虫直接为害盛期为5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湿度大于65%时,成虫分泌物会诱发煤污,致使叶片产生褐斑并坏死,造成间接为害,引起梨树早期落叶。
防治方法梨木虱虫体小,肉眼难以发现,叶片出现受害症状后再喷药,往往难以奏效。防治梨木虱的关键是扑杀第一代越冬成虫和第一代若虫。
第一次药剂防治宜在成虫出蛰盛期(2月末至3月初,梨花芽鳞片节间露白),此时大批成虫已出蛰,但尚未产卵。此期温度较低,药效不易发挥,喷药时间应在上午10时后至下午3时前。药剂可用:28%的硫氰乳油2000倍液、12%高渗灭杀净1500-2000倍液等。
第二次药剂防治的关键期在第一代若虫期(4月上中旬,梨花脱落90%以上时),此时第一代卵90%以上已孵化,若虫大多数尚未分泌或很少分泌粘液,虫体裸露,喷施农药很易触及虫体,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较好的药剂除以上药剂外,还有11.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1.8%阿维虫清2000倍液、20%虫螨净1500倍液、2.5%木虱净1500倍液、20%虫螨克1000倍液、3%虱蚜威1000-1500倍液
梨大食心虫是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幼虫蛀食梨芽和果实,芽被蛀食后,不能正常开放。幼果受害凋萎变黑,成熟果受害局部腐烂,严重产量和梨果的品质
梨小食心虫可危害仁果类和核果类多种果树,如梨、苹果、桃、李等果树的果实和桃、李、樱桃、苹果等果树的嫩梢。在我国中部地区一年发生5代,以老熟幼虫主要在枝干粗皮颖内结茧越冬。翌年3月份开始化蛹,4月份成虫羽化,一般五六月份,第一、二代幼虫主要危害桃梢,7月份以后逐渐向梨上转移,7月下旬至9月主要危害梨果。
防治方法(1)结合冬季修剪,仔细剪除越冬虫芽。梨芽萌发后,可敲震枝干,促使鳞片脱落,并对鳞片不脱落的芽进行检查,消灭其中幼虫。此法如能及时进行,可使芽内的花序得到保护。转果后可结合疏果反复摘除虫果,集中处理。注意保护天敌。
(2)根据虫情预测,掌握越冬幼虫转芽期和转果期,第一、第二代幼虫初孵期及时喷药防治,树上喷药在花前、花后各喷一次1.8%阿维菌素乳油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倍液,防治梨小食心虫。
梨茎蜂 危害症状梨茎蜂俗语称为折梢虫、切芽虫,在我国各地均有该虫的出现。在梨梢长至6-7厘米时,成虫产卵时用锯状产卵器将嫩梢4-5片叶锯伤,再将伤口下方3-4片叶切去仅留叶柄。新梢被锯后萎缩下垂,干枯脱落。幼虫在残留小枝撅内蛀食。
防治方法1冬季剪除幼虫为害的枯枝,春季成虫产卵结嫩后,剪除被害梢,以杀死卵或幼虫。
2成虫发生时期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药剂及浓度:2.5%功夫菊酯~0倍液,2.5%溴氰菊酯~0倍液,80%敌敌畏~倍液等有机磷或菊酯类农药。结果大树正值花期,可于开花前和刚落花后喷药,对末开花小梨树,梨开花期施药。
梨剑纹夜蛾 危害症状成虫体长约14mm,翅展32~46mm。头部及胸部棕灰色杂黑白毛;额棕灰色,有一黑条;跗节黑色间以淡褐色环;腹部背面浅灰色带棕褐色,基部毛簇微带黑色;前翅暗棕色间以白色,基线为一黑色短粗条,末端曲向内线,内线为双线黑色波曲,环纹灰褐色黑边,肾纹淡褐色,半月形,有一黑条从前缘脉达肾纹,外线双线黑色,锯齿形,在中脉处有一白色新月形纹,亚端线白色,端线白色,外侧有一列三角形黑斑,缘毛白褐色;后翅棕黄色,边缘较暗,缘毛白褐色。幼虫体长约30mm,黑褐色,背线为黄白色点刻及黑斑一列,亚背线有一列白点,气门上线灰褐色,气门下线紫红色间有黄斑,腹面紫褐色,腹部第1、第8节背面隆起,气门筛白色,围气门片黑色,各节有黑褐色短毛丛,胸足、腹足黄褐色。
防治方法(1)用糖醋液或黑光灯、高压汞灯诱杀成虫。
(2)秋末深翻树盘消灭越冬虫蛹。
(3)药剂防治。在幼虫孵期至3龄前,如果田间幼虫密度较高,应及时喷施农药进行防治,如50%辛硫磷乳油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倍液、20%灭扫利乳油倍液。
梨卷叶瘿蚊 危害症状梨卷叶瘿蚊,又名梨红沙虫、梨叶蛆。以幼虫为害梨树幼嫩叶片,初期与梨蚜虫为害状很相似,难以区别。叶片被害有两种症状表现:心叶被害呈现葱状纵卷,从此不能展开;嫩叶受害于叶尖或叶缘,先为局部向叶中部内裹,后叶的一边或两侧向内纵卷呈筒状弯曲。叶色由嫩黄绿色变为紫红色,质硬脆,最后变黑枯死或或脱落。被害严重时,树冠顶部1/3的叶掉地,留下秃枝。一般情况是成年果树春、夏梢叶片受害脱落后,在夏末长出徒长秋梢,次年不能形成结果花芽。梨苗和幼树嫩梢被害,影响了营养生长,使苗不能长成一类壮苗,延误了幼树树冠的尽早形成。
防治方法春梢和夏梢生长期,发现卷叶瘿蚊为害状,及时剪除被害梢或卷叶集中销毁,减少虫源。
梨绿吉丁 危害症状梨绿吉丁和梨金缘吉丁虫同梨金缘吉丁。幼虫于枝干皮层内、韧皮部与木质部间蛀食,被害处外表常变褐至黑色,后期常纵裂,削弱树势,重者枯死,树皮粗糙者被害处外表症状不明显;成虫少量取食叶片为害不明显。
防治方法(1)成虫发生期清晨震落捕杀成虫,树下铺塑料薄膜便于集中,隔3-5天震1次,效果较好,此法经济、简便、易行。
(2)成虫羽化前及时清除死树、枯枝,消灭其内虫体减少虫源。
(3)果树休眠期刮粗翘皮,特别主干、主枝的粗皮可消灭部分越冬幼虫。
(4)加强综合管理增强树势,避免产生伤口和日灼,可减轻发生;保护啄木鸟和寄生性天敌,发挥它们的自然控制作用。
梨星毛虫 危害症状过冬幼虫出蛰后,蛀食花芽和叶芽,被害花芽流出树液;为害叶片时把叶边用丝粘在一起,成饺子形,幼虫于其中吃食叶肉。夏季刚孵出的幼虫不包叶,在叶背面食叶肉呈现许多虫斑。
防治方法1.早春消除越冬幼虫:在早春果树发芽前,越冬幼虫出蛰前,对老树进行刮树皮,对幼树进行树干周围压土,刮下的树皮要集中烧毁。
2.药剂防治:越冬后出蛰幼虫,梨树花芽膨大期是施药防治梨星毛虫越冬后出蛰幼虫的适期。可选择喷布50%敌敌畏倍液等。防治第一代卵及初孵幼虫
3.人工防治:发生不重的果园,及时摘除受害叶片及虫苞,或清晨摇动树枝,震落消灭成虫。
梨龟蜡蚧 危害症状若虫和雌成虫刺吸枝、叶汁液,排泄蜜露常诱致煤污病发生,削弱树势重者枝条枯死。
防治方法在若虫孵化盛期进行药剂防治可喷洒2.5%天王星倍液,20%杀灭菊酯,20%速灭丁,2.5%功夫菊酯,80%敌敌畏等至0倍液。保护和利用天敌,如飘虫、草蛉寄生蜂等。
NEW点击“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