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近视大国,近视率在53%左右并稳居世界第一,据卫计委数据显示,我国近视人口达6亿,6岁儿童近视率13.5%,小学生近视率36%,六年级近视率60%,初中近视率71.6%,高中生近视率81%。但实际上沿海等发达地区的近视率还要高于此平均数据。高度近视者出现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的概率明显增加。
目前还没有安全有效的办法能使其恢复,也就是说,近视目前只能矫正,不可治愈。流行病学调査发现,高度近视眼导致的病理性近视视网膜病变已成为我国不可逆性致盲眼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于近视,重点是要预防,同时及早发现、有效干预、阻止其发展。
婴幼儿的眼睛是随着孩子的生长而发育的,儿童视力也是逐步发育成熟的。为了保护好孩子的视力,维护孩子的眼健康,建议年轻的爸爸妈妈,一定要学习、了解儿童眼发育的相关医学知识,防控近视必须从娃娃抓起。
儿童视力发育的特点
在人的视力发育过程中,从出生到3岁是一生中眼睛度数变化最快的时期。正常情况下,在婴幼儿阶段,人眼大都是处于+1.50~+2.00D的低度远视状态,我们称之为孩子的远视储备。伴随着孩子生长发育,至学龄期低度远视逐渐消退,人眼逐步趋向于正视或轻度近视状态。孩子在不同年龄段有其相对固定的屈光状态,如果孩子眼球发育过快,孩子的远视储备过早消退,那么这部分孩子会过早开始出现近视并逐渐加深。相反如果孩子眼球发育过慢,将来可能会出现远视或弱视。
爸爸妈妈还要知道,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期是0~3岁,敏感期为0~12岁,双眼视觉发育6~8岁成熟。不同年龄段,儿童视力有一正常值下限,年龄为3~5岁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5,6岁及以上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7。
因此,在此期间如果视力发育受到疾病或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就会造成孩子视力出现严重障碍。尤其是近视会影响孩子一生的眼健康。因此年轻的爸爸妈妈们,要注意监测、了解自己孩子在各年龄段的视力发育情况,医院眼科进行专科检查,必要时为孩子建立“儿童视觉健康发育档案”。需要特别提出的是,高度近视存在遗传因素,如果爸爸妈妈自身有度以上高度近视,那么您的宝宝更要注意重点监测。
儿童青少年近视形成的影响因素
1、遗传因素:青少年近视的形成与遗传因素关系密切。有研究显示,父母双方若都是近视眼,其子女近视患病率高达91%,父母中若有一人为近视眼,其子女发生近视的可能性为50%,若父母双眼都是正视眼,其子女发生近视的可能性仅有24.5%。
2、地域因素: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青少年近视患病率高于欠发达的内地。可能与城市青少年更多时间接触电子产品、学习强度大、生活空间相对较小,而农村青少年生活空间较大,对学习投入不多,经常户外活动,近距离用眼时间短有关。当然随着农村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城乡之间近视患病率的差异也在逐渐缩小。
3、年龄:在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青少年期(初中阶段)是近视眼患病率最高的阶段,且近视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可能与青少年期是眼球快速发育的时期,加之青少年多处于学龄阶段,学习负担多,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据统计,小学生用眼8小时/天,初中生用眼12小时/天,高中生用眼18小时/天,故近视增长速度较快。
4、近距离用眼:研究认为,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比如使用电子产品、近距离阅读等)会明显增加近视的患病率。调查发现阅读的距离(小于30cm)和持续近距离用眼的时间(超过30分钟)明显影响着近视的患病率。
5、户外活动:户外活动时间长的青少年儿童眼轴增长缓慢,进而降低了近视的发病率。
其实,影响青少年儿童近视发生的因素错综复杂。除上述因素,还有一些因素,如性别、身高、饮食、种族、出生时季节、月经初潮等也潜在地影响着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针对这些促发孩子近视的影响因素,爸爸妈妈还有孩子可以做出努力进行预防。
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预防
①在婴幼儿学龄前阶段(1-6岁),要杜绝给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摆脱所谓的“电子保姆”。千万不能将手机、平板电脑当成哄娃神器,“电子保姆”在陪伴孩子的同时,会严重威胁孩子的视力。学龄儿童(6-12岁)也要严格控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家长也要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应尽量少使用电子产品。
如果因为疫情,只能在家上网课,需注意:选择视频工具时,应“宁大勿小”,选择顺序依次为投影、电视、电脑、平板电脑、手机。强调“20-20-20”,看屏幕20分钟,抬头远眺20英尺(6米)20秒以上。屏幕摆放高度:眼球和视频中心保持水平或者略低。眼睛据屏幕的距离:电子屏幕对角线长度的4-6倍。还要有意识地多眨眼睛。
②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出去晒太阳,有研究表明,每天2小时的阳光下户外活动可有效预防孩子近视。户外活动时间长的青少年儿童眼轴增长缓慢,进而降低了近视的发病率。
③细心观察,家长需要警惕以下现象:如总是将东西拿得很近,眯眼、眨眼、揉眼、皱眉、斜眼、经常看错人、看错东西,瞳孔区发白/发黄,采取异常头位视物,总向一侧歪头视物,畏光、眼球震颤等。家长需及时发现日常生活中孩子视力低下的这些表现,及早就医。
④督促孩子用眼卫生:帮助孩子早期建立良好的用眼、写字习惯,看书写作业时保持正确的坐姿,不躺着看书、看手机;不在运动的车上看书;不在昏暗的灯光下看书。
桌椅选择很关键。坐在椅子上,大腿和小腿要垂直,背要挺直,上臂下垂,手肘要在桌面以下3-4厘米,这样的桌椅是合适的。不要选择餐桌、餐椅(过高),不要选择床(太软太低)。
照明要求:尽量是顶灯+台灯模式。采用三基色的光源,最适宜的色温是k左右,日出后1小时的阳光大约是k,蜡烛的色温是k,色温越高,颜色就偏白,色温低就趋于黄红色。
⑤保证孩子合理健康、营养均衡的膳食,不偏食、挑食。
⑥重视健康体检:社区-幼儿园,必要时建立“儿童视觉健康发育档案”。
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常见误区
1、眼镜不能戴,越戴度数越大。度数的增长与戴眼镜没有关系。
2、远视储备可以改变。其实远视储备在出生时就已经定型,无法改变。
3、孩子还小,没法检查,只医院。小孩子也可以做检查,去医院咨询专业的眼科医生,而且要早发现问题、早干预。
4、散瞳对眼睛有伤害,散瞳之后看东西更模糊了,近视度数增长加快,畏光等。其实散瞳后出现的这些不适只是暂时的,并不会对眼睛造成伤害。散瞳的目的是放松睫状肌,解除调节痉挛,治疗假性近视,配镜精确度更高。
5、补充叶黄素能减缓近视增长。人体不能自身合成叶黄素,只能靠吃含叶黄素的食物来补充,其主要来源于橙黄色的果蔬中和绿叶蔬菜中,叶黄素可以削弱蓝光,具有抗氧化作用,保护视网膜中的黄斑,免受光损害,更适于具有眼底疾病的患者和老年人,并不能减缓近视增长。
6、戴蓝光眼镜对孩子好。蓝光分为长波蓝光和短波蓝光,只有短波蓝光才会影响眼睛健康,但这需要长时间、高强度、不间断照射才会损伤眼睛。而且质检合格的电子产品已经过滤有害的短波蓝光,没有必要加装防蓝光设备。而且蓝光眼镜对于控制近视进展存在争议,对蓝光危害的过度解读,防蓝光和防视疲劳与近视防控没有直接关系。
7、近视了不需要控制发展,等长大了做近视手术就行了。近视是可防可控的,所以做好防控,就有可能免受近视手术,虽然近视手术方式很多,但是仍有很多副作用和风险,所以要且防且控且珍惜。
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治疗
1、药物治疗:目前,M受体阻断剂在近视治疗中的效果已得到证实,其代表药物主要阿托品。使用方法:每晚给孩子用一次,一次一滴即可。但是副作用多,比如使用后会出现瞳孔扩大、畏光、视近处障碍等,且长期使用会使药效性下降。另外,停药后会出现近视反弹现象。需综合个人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2、光学眼镜:光学眼镜的种类很多。其中,角膜塑形镜简称OK镜,是一种特殊的隐形眼镜,通过镜头来矫正视力,是非手术矫正,其见效快、无创、可逆,经国内外专家反复验证,角膜塑形镜在矫治青少年儿童近视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被广泛认可并应用于临床,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虽然也有角膜炎等并发症,但只要在规范化验配角膜塑形镜的前提下,在佩戴前一定要做详细的检查,在医生监测下来看是否可以佩戴,配戴角膜塑形镜矫治近视还是安全、有效的。
3、手术治疗:近视手术种类繁多,如LASIK、ICL、SMILE等(该文主要是儿童青少年爱眼护眼科普知识,对治疗暂不做详细介绍)。需根据年龄、近视程度、是否有近视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评估来决定是否做,做哪种类型,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
总之,近视防大于控。近视只能矫正,没有治疗近视的方法,不可治愈。近视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孩子是父母的宝贝、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是社会也是父母义不容辞的使命。
让战狼格斗自由搏击俱乐部陪同孩子们来一起改变不好的用眼习惯吧!
年战狼格斗少儿暑假班开始预约报名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