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1/4/13 16:21:00
近期重要进展/变化:去年11月份终于完成恩沙替尼二线治疗的国内上市,市场推广进度在展开,没进入医保,患者自付比例比较高,如果价格比较高的情况下能实现比较好的销售业绩,那就可以对恩沙替尼有比较好的预期,是潜在出彩的地方,也是对公司的挑战。也有部分阿来替尼耐药的患者可以用恩沙替尼。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审批进展顺利,埃克替尼术后辅助适应症临床现场检查顺利完成,进入下一个阶段,尽快完成这两个产品的审批;IND的角度比较密集的推了几个IND的项目,四代EGFR,PI3Kα,销售/BD/IND都有一定的进展,人员上也有一定的增加,人员储备上跟上,-年达到7个产品的发展。生产上浙江搞了一块更大的基地为生产做准备。公司向着肺癌小分子药物龙头努力,大分子药物起步较晚,研发团队人员不多,最近也在讨论加速大分子发展的措施。QA1、恩沙替尼在12月份已经开始发货,12月份至今的销售情况?去年一季度业绩高基数,预计今年一季度的情况?恩沙替尼去年12月销量不大,开个头,可以忽略不计,今年到目前还没拿到确切的数字,全年的目标来看一季度也会有比较可观的金额,重头戏在3月份,1-2月份还在暖场的过程中,现在问数字早了点。一季报方面,去年基数比较高,因为疫情影响公司担心后面物流的影响,让医院和经销商有比较高的库存,二季报已经完全消除,所以去年一季度比较好、二季度不好的情况,即使一季度的下滑,二季度也会有高增长。从1医院销售来看很不错的,创了历史新高,今年一季度下滑是肯定的,但是下滑幅度比公司管理层想到的应该会好一点,应该不会低于预期多少。今年埃克替尼的销售预期也是还不错?埃克替尼大家都担心降价、三代产品一线治疗的渗透,公司预计三代治疗的一线渗透不会那么快,一月的数据也看到一些眉目,哪怕术后辅助数据不出来,埃克替尼的增长也还是蛮有信心的。和奥希替尼同步获批的话两家产品共同开拓市场。今年销售人数的预期?去年底销售人数多人,多人的数据比较老。去年年底在左右,最近两天看到销售人员数据到了,销售人员增加不是因为恩沙替尼上市必须增加销售人员,一方面是术后辅助的医生有不同,要提前准备,另一方面是为后续产品增加做储备。是不是会出现销售人员卖恩沙替尼减少了卖埃克替尼?如果能把恩沙替尼卖的好一点会更有利,实际上恩沙替尼销售上的倾斜不会很明显。2、研发方面,三代EGFR披露了二线的数据,二线申报时间,一线的进展?二线已经提交了NDA的申请,受理还没下来;一线在去年11-12月已经完成入组,按照PFS推算年年中NDA,年中或者年下半年完成三代一线的上市。恩沙替尼海外申报情况?原本目标3月底申报NDA,目前在进行相关的工作,有不少因素可能影响,不确定能否完成,即使时间上有调整也不会有大的调整。海外商业化还是会找比较强的大药厂谈商业化条款,或者排名十几名也挺不错的药厂谈。CM和贝伐珠单抗的情况?贝伐珠单抗去年6月份申报BLA,今年三四季度预计可以取得上市批件,销售的角度适应症是肺癌,比较擅长的领域,销售还是有信心的。CM在肾癌领域会在今年二季度甚至4月份提交NDA申请,眼底黄斑变性。PD-1和CTLA-4的进展,现在这个时点偏敏感,PD-1提交了IND申请还没拿到受理,联用原计划是4月提交IND,国内的临床试验方案做的更稳健,希望以桥接来获批,如果对方进度明显慢于预期,公司预留的方案就自己做III期,更灵活了,准备先做一点没坏处。3、术后辅助进医保没有惯例,公司希望能进去,找了相关部门级别比较高的人来解决这个问题,希望能达到理想的谈判结果,术后辅助如果医保相关部门想把价格谈一谈也不是没有可能,可以兜底的是埃克替尼取消掉赠药下降20%多30%也就是极限了,可以接近吉非替尼的价格,对公司也未必要到极限。4、埃克替尼专利到期的应对?化合物专利年到期,新专利法之下有延期的可能,晶型的专利是到年到期,内部判断下来仿制药仿出来可能性也比较低,年之前可能不会有像样的仿制药出来,加上术后辅助适应症的拓展,新的适应症够大,也不知道销售峰值什么时候出现,年肯定已经过了峰值了,产品生命周期非常好了。5、埃克替尼脑转移适应症收入占比?没有单独统计,也不掌握医生到底多少用在脑转移病人,病人有客观比例,产品在脑转移病人中效果也是不错的。6、齐鲁制药贝伐珠单抗销售18亿元,公司对贝伐珠单抗的计划?贝伐珠单抗从量的角度来看还是比较大的药,市场还没被挖掘完,去年五六十亿的销售,齐鲁制药取得这样的销售值得敬佩,贝伐珠单抗在联用管线中还是会发挥比较重要的作用,公司对自己的贝伐珠单抗也比较有信心,不考虑联用、在肺癌的使用也有明确前景,肺癌销售能力有保证,也不悲观。7、公司除了肺癌还会涉及其他癌种的布局吗?肺癌的布局会比较系统,其他癌种的布局没有像肺癌这么系统的、深入的梳理和布局上的执着。现在也已经有不少潜在的产品,结直肠癌、宫颈癌、肾癌、黑色素瘤、眼底黄斑变性等也可能有布局,通过高效的临床申报把PD-1用到更多癌种的使用。其他癌种还需要做更多的梳理。8、哪些早期管线能进入II期临床?EGFR的双抗暂时不考虑,刚获得IND批准,强生用I期数据就申报上市,也给了一定的信心,用更早的临床数据做注册也是有可能性的;CDK4/6是做的比较早的,进度比较快的,今年能不能进入II期还不确定,最快都不一定能完成,公司努力但是不确定;四代EGFR能解决三代耐药后部分病人后续的用药问题。整个新药研发团队有多人,多人在北京,多人在杭州。每年2-3个IND和1个申报上市,随着规模扩张,IND的数量实际是有提升的,去年3个,今年也是3个,从以前每年接近2个到现在每年确定性的3个,对研发费用有适度的管控,收入利润规模提升后研发费用的增加也一定和收入增长相近。临床团队已经有-人。9、三驾马车,第三驾马车BD的进展?BD负责人刚来的时候有数据的要求,每年三个BD的项目,贝伐珠和都是很重要的品种引入,年没有BD交易,年有PD-1和CTLA-4的引进(公司内部年度特别奖项,为公司未来的管线打开了空间),今年继续引进好的项目,引进的方向是什么?热门方向都在看但是会比较看重性价比的问题,交易总金额不希望过大,很贵的就放弃了,港股融到资金后30%的资金会做BD,交易金额绝对值可以往上升,可以更好的开展工作。肺癌要把赛道填满,有大分子项目的引进会更好一些,小分子还是立命之本。10、大分子的新技术领域做双抗、ADC等,小分子想靠技术突破是不是有劣势?想把大分子做的更强,海外回来的人才成立的公司推临床,越来越发现临床不是这些研发型、学者型的公司能做的事情,公司也希望能抓住这种机会把大分子管线整合一些,有些公司已经有一定的轮廓的,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加速大分子的布局。团队还是往突破性的方向去做,公司做的晚再做跟随也太慢了。贝达梦工厂的股权转让,只是房子从自有转为租用,里面的服务都还是在做的。注意:本资料来自网络,在此保存仅作为学习备份之用,有缘交流,不代表本公号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尤其涉及的个股仅作为投研学习之用,无任何利害关系,如有侵权请留言删除,谢谢理解!投资者切记不盲目买卖股票,盈亏自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