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的斯琴老人,三年前在乡下右眼做的扶贫白内障手术,当年是张贵森院长亲自执刀,虽然用的是单焦晶体,三年了老人的视力一直保持在1.0,然而随着年龄增长老花严重,看近处需要戴一幅老花镜,这让她觉得有些苦恼,老人左眼白内障越来越重、看不清东西让她更加苦恼,在亲属陪同下老人来医院再次找到张院长做白内障手术。
1月26日,张贵森院长亲自为斯琴老人顺利实施“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蔡司三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帮助老人重新拥有看近、看中、看远的全程清晰视力,解决了老人的苦恼。
1月27日,术后第一天检查,斯琴老人左眼术前大白核,视力手动,术后远、中、近视力均为1.0,以后不用再戴眼镜了,斯琴老人开心不已!
术后检查,斯琴老人与住院大夫韩阳合影
47岁范先生,右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找张贵森院长治好后,又来医院找张院长做白内障手术。
1月26日,范先生医院顺利完成“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蔡司双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张贵森院长亲自实施,范先生对张院长不胜感激!
1月27日,术后第一天检查,范先生右眼术前0.25,术后远视力、近视力均为1.2。
术后检查,范先生与医助卜东芳合影
张贵森院长介绍:随着大家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白内障患者已经不再满足于术后“看得见”这一基本的视力恢复,还要求“看得好””看得清“。医院引进LENSAR3D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系统,开启了智能无刀新时代。
飞秒激光取代了大部分手工操作,无需使用手术刀,手术全程计算机精确引导,缩短了手术时间,对每位患者制定手术方案,设定切口位置、大小、深度,用飞秒激光代替传统的手术刀,完成传统超声乳化术中由人工完成的切口、撕囊、劈核等关键步骤,比手工操作更精确,有助于人工晶体植入后的居中性和稳定性,优化了人工晶状体位置和屈光状态,也减少了超声乳化能量的应用,降低了内皮细胞损伤的风险,因此,大大提高了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加快了术后恢复。
以上两位白内障患者正是基于个人需求与眼睛情况,而选择的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
张贵森
眼科学硕士,主任医师,医院业务院长,朝聚眼科学科建设委员会主任,内蒙古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
擅长: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手术,尤其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并开展了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在区内较早应用PDT和抗VEGF药物治疗老年性黄斑病变及新生血管性黄斑病变。从事眼病诊疗工作20余年,医院进修学习。自年开始同霍洛基金会在内蒙古开展防盲工作,在流行病调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学术成就:
主持并参与基金课题研究5项;承办省、市级科技项目4项;产学研项目1项,获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著/译书籍4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1篇,其中SCI收录13篇。社会荣誉:
年荣获首届“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医师奖”;
年7月当选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最美医务工作者”;
年4月被聘请为-年呼和浩特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高级讲师”;
年7月荣获“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年8月13日首届内蒙古自治区医师节上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好医师”;
年12月4日荣获“《国际眼科杂志》中文刊IES优秀审稿专家”;
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
年12月荣获“《国际眼科杂志》中文刊IES优秀审稿专家”;
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批“草原英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