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字
缺素规律:土壤中的铜很难移动,黏土和有机质对铜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因此,在黏重和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上,很容易发生缺铜现象。
锌
锌在植物中起着重要作用,参与蛋白质合成,例如含锌的色氨酸是合成生长素吲哚乙酸(IAA)的原料,缺锌会导致生长素的减少,影响茎叶生长。碳酸酐酶存在于叶绿素中,催化CO2和水生成碳酸根和氢气,此酶和锌量是平衡关系,可见,锌与光合强度有密切关系。锌还关系到叶绿素的合成和稳定,缺锌时中部叶片黄化。锌可改善糖的代谢,关系到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运输。
缺锌中部叶开始褪色,与健康叶比较,叶脉清晰可见;随着叶脉间逐渐褪色,叶缘从黄化到变成褐色;因叶缘枯死,叶片向外侧稍微卷曲;生长点附近的节间缩短;缺锌多出现在中、下部叶,上部叶一般不发生黄化;缺锌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淋溶强烈的砂土全锌含量很低,有效锌含量更低,施用石灰时极易诱发缺锌现象。花岗岩母质发育的土壤和冲积土有时含锌量也很低。碱性土壤中锌的有效性低,一些有机质土如腐叶土、泥炭土,锌会与有机质结合成为不易被作物吸收利用的形态。光照过强,吸收磷过多,土壤pH值高,或低温、土壤干旱,土壤内的锌元素释放缓慢,番茄植株会因得不到充足的锌供应而缺锌。再者,磷的施用可抑制植株对锌的吸收。
上部叶片变小,呈丛生状,俗称“小叶症”,
中、下部叶缘从黄化(到褐色)
备注:缺锌症与缺钾症类似,叶片黄化。缺钾是叶缘先呈黄化,渐渐向内发展;而缺锌,全叶黄化,渐渐向叶缘发展。二者的区别是黄化的先后顺序不同
锰
缺锰,中部叶片或老叶叶肉黄化,呈斑块状,后幼叶失绿,叶片上出现网状纹,最后茎叶全部变黄。不孕蕾,不开花,
钼
番茄缺钼,植株生长势差,总体颜色偏黄。症状首先出现在植株幼嫩叶片上。幼叶褪绿,叶缘和叶脉间的叶肉呈现黄色斑块,部分黄斑干枯,呈褐色,不规则形,病健部分界不明显。有时叶缘向内部卷曲,叶尖萎缩。植株往往开花而不结果。
发病规律:钼可以提高叶绿素的稳定性,并影响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运输,所以缺钼叶片有时会表现出黄绿花斑。土壤中大多数情况下不会缺钼,土壤中铝的可供给性与土壤的酸度有密切关系,在土壤条件偏酸时,土壤中的有效铝的可供给性就会下降,从而导致缺钼。此外,如果土壤中缺磷、缺硫,或者铁、锰的含量过高时也会阻碍植株对铝的吸收。
作物缺中微量元素的原因:
1、土壤本身: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多少受土壤类型的影响,不同类型的土壤成土母质不同,所以含微量元素不同。
2、pH值的影响:土壤酸碱度是影响微量元素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试验表明,pH值高时,会引起缺铁、锌等症;而在酸性土壤上植株易出现缺钼症状。
3、偏施化肥:一般偏施氮肥会影响钙的吸收,使植株表现为缺钙症状;偏施钾肥,会影响植株对硼的吸收,出现缺硼症;偏施磷肥易引起缺铁、锌等症。
4、中微量元素叶面肥施用量少:目前菜田的微量元素主要通过施入有机肥来补充,而有机肥用量少,使本来缺素的土壤中的微量元素进一步缺乏。而又未及时用叶面肥喷施。
文章来源:作物种植技术
延伸阅读:
农民种植番茄不同时期病害防治措施你知道吗?专家是怎么做的?
瓜类病毒病的综述
南瓜病虫害症状及防治方法汇总番茄病害图都在这了,农户你知道这些产量才会翻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