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icastoreKyoto
和上海华瑞的店员闲聊,TA也明显的感觉到现在Leica用户一来是增长迅速,二来年轻用户群体是主要的增量,现在的年轻人追求个性,敢花钱,都是他们成为Leica增长主力军的原因。其实新的增量用户在入手Leica之前,都有一个灵魂问题要回答,就是从哪台机子入手比较好。在分享这个看法之前,其实还需要判断的是,我到底需不需要一台Leica,其实喜欢Leica的绝大部分人还是被其独到的色彩和成像风格所吸引,如果你以前没有认真思考过,那可以去找一些样片来看看,自己到底喜不喜欢。以上为LeicaM10+Summicron35F2
以上为LeicaME+Summilux50F1.4
好的,能看到这里,那我们就都是喜欢Leica的人了(握手)。要回答从哪台相机开始入手这个问题,横亘在眼前首要选择就是数码还是胶片?在当今这样一个什么都是快节奏的社会,要想选择胶片是需要一定的定力和勇气的,毕竟每次拍完照片不能马上看到成片,而且绝大部分入门玩家都没有在家冲扫底片的能力和条件,为了考虑性价比,只有一卷成片的时候是不值当单独冲洗的,想要凑够几卷胶片,整个过程耐心都是在被慢慢的消磨。当好不容易冲扫之后,发现成片各种曝光不准确,对焦失焦,这种失落感和刚购入机器时的兴奋感形成巨大的落差。没错,这就是我的第一次胶片入门经历,可能不能代表所有人,但这绝对是一种真实的写照,供各位看官参考。所以如果你从来没玩过胶片,也没玩过旁轴相机,更没有下定十足的决心去和胶片磨合的话,那我真的不建议你从胶片开始入手,很容易上演《Leica从入门到放弃》。(如果你是以收藏为目的,那以上当我没说)好的,我们已经做出了第一个重要选择,那么第二个要面对的就是机型。为了让这个问题简化,我们参考初中物理,构建一个没有摩擦,没有变量的世界。在下面我们的探讨只建立在M和Q这两条产品线下。LeicaM产品线,Leica相机血统最纯正的继承者,保留着可换镜头的全画幅旁轴机身(M8系列除外),拥有庞大、完整的镜头群可供选择,搭配风格迥异的镜头使玩机变得其乐无穷,穷玩富玩皆可,进可攻退可守。对新手来说缺点是,手动黄斑对焦有一定的入门门槛,原厂镜头价格相对较高,二手老镜头水比较深,需要多做功课。LeicaQ1/Q2,可能是Leica近年来最成功的产品线,一款自动对焦的全画幅便携相机,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徕卡对此机倾注的诚意,一机难求的事实和坚挺的二手价格也印证了群众们对它的买账。更接近绝大部分数码相机的使用习惯,可以便携的大小和相对公允的价格(毕竟是带纯正高素质28mm镜头和高像素全画幅CMOS大底)。缺点是不可换镜头,可拓展性差。看了以上简要的介绍,其实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如果你是一个有一定基础的玩家,已经熟稔C、N、S各家数码相机,希望自己的摄影方式和视角有一些新意和突破的话,那我推荐你可以考虑入手M,丰富的镜头选择可以根据你个人的喜好呈现出风格迥异的影像世界,纯定焦的世界也会提升你取景构图的能力,而你在构图上所耗费的精力,定焦镜头也一定会因你“投之以木桃”而“报之以琼瑶”。
如果你以前最常用的Leica相机是华为四摄的话(笑),那我十分推荐你入手Q1/Q2,毕竟这颗28mm/F1.7的镜头非常适合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微距模式下17cm的最近对焦距离让你在对食物“消毒”时也得心应手,最重要的是自动对焦免去了繁琐的操作,让你掏出相机即可记录美好瞬间。
其实即使完成了相机型号的选择,还是会面对到底买一手还是二手?在哪里买?如何避免购买中的一些坑?这些问题我们都将在近期为大家答疑解惑。那就让我们下期见吧!
tim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