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次我邀请了三位女孩(专栏
三个浪漫女孩儿的相机体系分享),反响还不错,于是立马进行了下一期的约稿。
这次我邀请了三位男孩,都是我在P大玩摄影认识的朋友。三位应该都是偏理科专业,在我心中都是虽然爱拍照但仍然醉心学术的形象,姑且称他们为学术男孩吧。
Tianbai-
胶片(单反+单反+双反)+数码微单
微博:
Vavrines好像跟白老师没有那么熟,但细想我们居然一起出去拍了十次以上,也算得上是个摄影上的好伙伴了。
第一次见面的场景记不得了,但第一次出去拍照应该是16年春天去逛杨梅竹斜街,那次我收获了很棒很棒的照片,于是有机会就会拉上白老师一块去拍照。而且白老师也是个蛮不错的模特,模特摄影都当的出色,这样的出行搭档谁不爱呢?
...
与其被看作工业时代的藏品,总觉得相机像是具有不同触感的情人。
当然就像爱情数量有限,情人数量也不宜过多。
LeicaM4在香港交换时偶然在中古店购入,原准备选择最经典款的M3,但考虑到M4增加的回片扳手和35mm的框线,本着实用主义的原则买下了。搭配了一款年推出的六片式螺口的Summar50mm/F2镜头,是很旧的镜头了,没有使用现代的镀膜技术,远景的解析度并不太好,低反差,发色也很清淡。也正是如此,用这颗镜头拍摄的照片柔和平静,高光化开时有独特的浪漫感受,拍出觉得水汽氤氲,浸于某种情绪之中。日本人将这种成像逻辑称为醍醐味,像是食物不会太咸也不会太甜的意思。HasselbladC/M锐利耐用的单反相机,使用的时候步骤繁多,像在执行某种确定的仪式。相比于禄莱的双反取景器总会存在的视差问题,如果想要一台“真实视界纪录仪”,那就选择它吧。荒木经惟曾经办过一个植物摄影展。在总结展览的时候,他说,用禄莱拍出来的植物带上了某种不确定性的因素,像是动物,而用哈苏拍的植物,拍出来的影像准确坚硬,像是矿物。只是有的时候过于准确,反而总觉得丢失了什么。MinoltaAutocord二战失败后禄莱双反专利被剥夺后世界模仿潮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不同于德式手工制品固有的锐利,美能达的触感柔和,带有日式独特的细腻与平静。针对禄莱的问题做了很多针对性的调整,事实上的易用性也是提升的。如果一定要将它拖至与禄莱的二选一游戏里,大部分人还是不会选择这台相机;但如果你试试去使用,一定会有别样感受。Pentax67滨田、长能和清岛新最爱的相机,爱的是如此热烈,以至于好像有一句不成文的法规:所有杰出的日本摄影师都会有一台Pentax67。荒木经惟经典的照片里,三脚架上的Pentax67穿上衣服,打扮成了一个真人的模样。金属机身,测光机顶附件,木质手柄,外加大大的镜头,就能完成身背2.4kg的小钢炮健身的成就。但即便如此,这是我心里觉得最浪漫的相机。FujifilmXF近来的小新欢数码相机,能随身携带、举手即拍的相机才是最好的相机,你是否同意呢?热爱摄影的人总难免被器材所吸引,而在拥有了所谓最好的器材之后,就更容易将注意力从介质中抽离,投入到真正的摄影创作当中。其实器材并不重要,是对于摄影的热爱,让我们成为了现在的自己。edwardmu
-
胶片(旁轴)
+数码(微单+单反+旁轴)
个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