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 以德润心
等报纸和各类图书、阅览桌椅等。
“邻近的村民基本上每天都会过来,有的看书读报,有的练练书法,县委党校老师和农技专家还会定期来讲课。”周益凯说,美国、德国、丹麦等国家和地区的客人来参观,连连感叹“没想到这里的农村这么好”。
截至目前,海盐县共在105个村(社区)设立宣传文化(科教)示范户769户,其中有政策宣传户、维稳和谐户、产业带动户、文化活动户等不同类型。每一示范户辐射周边100户农户(居民),像一粒粒金灿灿的种子,让群众精神文化不断绵延成长、枝繁叶茂。
重成效——
和谐乡风润人心
春风化雨,点滴入心。去年,海盐县共开展各类文艺演出349场,推出声乐、舞蹈、书法等培训项目41个,全年培训人员2.17万人次,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有效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走进澉浦镇澉东村文化礼堂的“凤凰山下十姑娘”纪念馆,半个多世纪前发生在这里的故事仍给人深深的感动:她们组建棉花种植科学实验小组,凭借不怕艰辛、勇于创新的精神,创出了皮棉的高产纪录,浙江等媒体头版头条作了报道。更让人感动的是,“凤凰山下十姑娘”的故事有了现实的演绎。澉浦派出所成立“凤凰姐妹信息警务室”,由女警徐晔带领4名年轻女协警,坚守在信息警务工作室,在案件侦破、扶贫帮困等方面展现着别样的风采。
道德讲堂深入人心。在这里,群众教群众、群众评群众、群众学群众,大力弘扬敬业奉献、诚实守信、孝老爱亲、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中华美德。截至目前,全县道德讲堂达156家,教育氛围浓厚,经常性开展活动,构建起覆盖城乡的道德教育之。全县参加过道德讲堂的人数已达两万多人次。
而丰富多彩的公共宣传文化服务,更让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可靠、鲜活的有效载体。9万元现金从摩托车上一路撒落,5位海盐路人收齐后如数归还失主;20余年照顾双目失明、半身偏瘫的岳母的邹林根;20年坚守着承诺,悉心照料着瘫痪在床的丈夫、自己却身患癌症的步菊芬……身边的好人不断涌现,更激发了海盐人学好人、当好人、做好事的崇德尚善正能量。
去年,海盐县通过“心连心”慈善募捐与村级慈善帮扶基金募捐活动,共募集慈善资金1643万余元,同比增加45%;其中募集村级慈善帮扶基金913万余元,全县99个村(社区)慈善帮扶基金已达15万元以上,村(居)民平均慈善捐款率达68%。
化无形为有形,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转化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麻将声少了,音乐声多了;争吵声少了,欢笑声多了。去年,海盐县的刑事警情数同比下降近6%,全县集体上访件数同比下降18.68%。在全省“平安浙江”建设“三率”测评中,该县的安全感满意率、知晓率均处于全省前列。让海盐人自豪的还有:去年,该县以全省第一的成绩夺得平安建设“九连冠”,并成为全省唯一实现“零进京、零非访”的县(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