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2008年十大酸莓基金公司评选名单一览2xzx0vof
TUhjnbcbe - 2020/6/9 14:03:00

2008年十大“酸莓”基金公司评选名单一览


评选说明:2008年是基金10年发展历史上,最惨烈的一年。由于规模的扩大,2008年基金行业一年的绝对亏损,就超过了过去10年的盈利。


    亏损固然可怕,但熊市中不少基金公司暴露出来诸多公司治理问题,更令人担心。


    高管频频出走,内部管理不畅,成为2008年不少基金公司遇到的头痛问题。公司治理出现纰漏,必然会直接影响基金持有人未来的收益。


    2008年初《投资有道》推出“‘酸莓’基金公司评选”,在投资人当中引起相当的反响。2009年《投资有道》推出新一届“‘酸莓’基金公司评选”。


    对于持有人而言,熊市是一场悲观,但选错基金公司,则是连续不断的悲剧。


    评选程序:根据各公司2008年的综合表现,《投资有道》部先从59家家基金公司中初步选出10家候选公司。然后经过络票选和专家评审两层把关,最终将于2009年3月确定5家酸莓公司将“花落谁家”。


    提名名单及理由如下:


    中邮基金


    理由:从“中邮双雄”到


    “中邮双熊”


    2007年中邮核心优选凭“快枪手”彭旭的高仓位、短线战术,一度超越华夏大盘成为当年收益率最高的基金。成立刚一年多的中邮创业基金也跟着牛气冲天。然而,自彭旭“休假”后,该公司旗下基金业绩一落千丈。2008年收益率分别为-61.62%,是亏损最多的非指数基金之一。中邮创业基金旗下另一基金,也难逃“熊”的命运,2008年收益率为-60.31%,进入倒数前10名之列。两基金的亏损均超过60%,昔日的“中邮双雄”,今日变成了“中邮双熊”。


    融通基金


    理由:出昏招,熊市裸泳


    2007年,融通基金旗下5只股票基金业绩均在前三分之一(其中两只为指数型基金),这样的“指数型运气”随着大般深幅下跌而在2008年损失殆尽。同样的这5只基金几乎都落到后1/4,最好的融通领先成长仅排名130。


    不过,2008年融通最轰动的事件还是在“东新案”中(东方航空与新加坡航空合并方案投票),投出的反对票,反对新航入股东航。作为东航当时最大的流通股东,融通基金相信,作为东航的竞争对手的国航(集团),会出5港元的价格收购东航只值0.65元的资产。然而,事实表明,在他们投下反对票后,国航(集团)就再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动作了。融通基金在“东新案”中的表现,是摆了“乌龙”,还是投资“失误”呢?


    国投瑞银


    理由:熊市倒数NO1


    作为国内第一只封闭式基金,国投瑞银瑞福进取上市时曾一片叫好。然而,一年过去,投资人暮然回首,最大的发现竟是国投瑞银“发明”了一只谁都看不懂的基金。截至2008年底,瑞福进取持有人全年亏损超过75%,不仅是封闭式基金中业绩垫底,而且跑输了包括指数基金在内的所有偏股型产品。如此表现,称得上是2008年基民心中最深的痛。其业绩如此差,主要原因在于产品设计的缺陷,还是公司的整体实力的体现呢?


    华富基金


    理由:管理混乱,制度空缺,高层离职,基金经理出走


    2008年,一口气换了总经理和两位副总,成立了5年时间的华富基金,据说仍然忙于“制度建议”。内部管理的混乱,迫使老一批基金经理轮番出走:原华富成长趋势基金经理赵密、原华富竞争力基金经理黄卓立、原研究副总监沈雪峰,均因与管理层意见相左,而相继离去。2008年,该公司为弥补基金经理空缺,下重金700余万聘人,结果仍然是两手空空。与内部管理混战相呼应,2007年3月份成立的华富成长趋势,成为同期成立基金中,表现最差者。2008年在174只股票基金(指数基金除外)中,排名倒数第4。


    农银汇理基金


    理由:利用农行渠道优势,成为了2008年募集基金份额最多的公司。


    一家没有业绩的基金公司,2008年,发行了两只基金,竟募集到了120多亿。能成就如此“奇葩”,因为背靠农行这棵大树。


    作为国内第60家基金公司,农银汇理基金有第一大股东农行作后台,该公司第一只基金农银行业成长的募集时,农行发放文件、制定营销任务,并要求内部员工一定要购买该基金。结果是,农银成长基金在2008年弱市下创下募集68亿份额的纪录。同期发行的基金募集份额不过五六亿甚至两三亿。据说,对于内部员工购买基金,各地农行分行实行了每万元奖励200~500元不等的政策,还同意员工在基金成立3个月后可以自由赎回。第二只基金农银增利发行时,重操故业,再募到59亿元之多。


    当然,份额泡沫还是有波灭的时候。当农银汇理发布公告农银成长基金自11月4日开始办理日常申购和赎回业务后,涌现赎回潮也不足为奇。


    南方基金


    理由:业绩落后,人事动荡


    做为业界“大佬”之一,南方基金即使在1年资产缩水1000亿元之后,依然是规模第四的“老大哥”,而低于行业平均水准的业绩实在是与此极不相称。南方基金旗下成立一年以上的7只股票方向基金,2008年平均亏损为53.27%。与此同时,同类189只股票基金全年平均亏损为52.10%。这说明,南方基金旗下股票方向基金业绩整体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更严重的是,公司高层和核心人员相继出走,市场部和投资部两大部门都面临新的磨合,无疑给投资人持有基金带来更多不利影响。


    南方基金内部,正处于新一轮调整当中。这家有10年历史的基金公司,能否顺利过渡,并再度焕发光彩,至目前为止,似乎还是个待解的疑问。


    景顺长城


    理由:高调“收钱”,业绩惨淡


    经历过2006年的风光无限,到2007的惨淡收场,2008年的景顺依然徘徊在100位上下。虽然业绩不再高调,但发起新基金来依然牛气十足,2008年10月发行的景顺长城公司治理,收取高达2.5%的申购费率,再加上1.5%的管理费、0.5%的赎回费等各项费用,买基金持有一年的成本已经接近5%。


    可惜的是,2008年该公司旗下股票型基金业绩整体仍然落后于同行平均水平。以这样的业绩来看,近5%的持有成本更完全无可能由“超额收益”所弥补。


    上投摩根基金


    理由:管理层不稳,两个“优势”失势


    两个“优势”曾是上投摩根基金公司的骄傲,如今,却变成了它的劣势。2007年痛失主将吕俊,上投中国优势在2008年,交出了一份让人难堪的答卷:成立以来,排名首次落到了同类基金的后1/4。上投亚太优势2008年跌幅依然巨大,净值曾一度下探近三毛低位,直接挑战持有人的心理底线。不仅如此,上投摩根基金内部管理团队也陷入不稳定的局面。王鸿嫔离职、傅帆接替的传言不断,业界对上投摩根的去向,有各种各样的猜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持有人的信心。


    大成基金


    理由:业绩落后,快餐式制造基金经理带来恶果


    大成基金“制造”了业内第一位“80后”基金经理,同时把数位40岁以上的“资深”基金经理纳入旗下。然而,这并未能使大成基金脱颖而出。2008年,该公司旗下8只股票,平均亏损56.17%。而同类189只股票基金全年平均亏损为52.10%。大成旗下基金整体比同行平均水平落后了超过4%。这也许是该公司人员青黄不接、快餐式“制造”基金经理带来的恶果。基金经理年龄两极分化,业绩大幅下降,使人们对大成基金的未来,更添了几分忧虑。


    东吴基金


    理由:从天堂到“跌停板”


    2008年,众多基金重赌停牌股,是保持业绩的一个利器。


    2008年上半年,一直默默无闻的东吴价值成长双动力以抗跌能力“PK王亚伟”声名鹊起,成为关注焦点。不过,在证监会出台要求计提停牌股跌幅后,由于东吴价值成长重仓股中有盐湖钾肥和云南盐化,占到基金净值的16.94%。两只已停牌数个月的股票,一经按要求计提,一日之内净值跌幅竟达到12.59%,即超出“跌停板”限制。基金净值下跌竟超过“跌停板”,这样的现象堪称前所未见,也让投资人对其“抗跌秘笈”恍然大悟。


    这样大的跌幅,注定将在基金发展历史上留下令人咋舌的一笔。

1
查看完整版本: 2008年十大酸莓基金公司评选名单一览2xzx0v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