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司农
多年专注于作物栽培和植保技术研究。本文原创,剽窃必究!
河南小麦种植面积万亩左右,进入3月份以来,部分区域各种病虫害陆续发生,已进入高能预警阶段。尤其是小麦条锈病,在豫南地区已经大面积发生,相比年5月份河南省大面积爆发的条锈病来讲,整整提前了90天!且发生严重程度和传播速度,也高于年。
小麦条锈病导致叶片发黄甚至在南阳邓州市,部分种植户反应,冬前已经见病,只是在个别小麦植株上,并未大面积发生。菌源充足、冬季气温偏高、春季雨水多,是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的3个关键性因素。随着西南麦区、西北麦区、北部麦区的外来菌源在随后的3个月陆续传入,河南省小麦条锈病有持续加重的趋势,且发病严重程度会高于年。
小麦条锈病发病中心所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发布了《年河南省小麦条锈病、赤霉病防控预案》的通知,专家指出:要早预划、早预警、早准备、早防治,一定要早防治,别不拿病害当回事!要最大程度减少病害带来的损失。
小麦条锈病对小麦的危害部位、时期和症状
小麦条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并且在叶鞘、茎秆、穗部和颖壳上均可危害。很多人认为它的发病高峰期是抽穗扬花前,其实不然,在苗期、成株期和穗期均可发病,危害的部位有所不同。
鲜黄色的凸起即为孢子堆苗期发病:在幼苗的叶片上形成鲜黄色的点状孢子堆,成熟后随风传播和侵染,持续危害健康的小麦。随着病情的加剧,叶片逐渐褪绿黄化。一般情况下,由于气温偏低,很少发生严重,所以不会引起种植户的重视。
小麦条锈病条状孢子堆成株期发病:发病初期,在小麦叶片上形成长条状褪绿黄斑,有些人会把它和黄花叶病毒病混为一谈。后逐渐隆起,形成条状突出,颜色变为鲜黄色。上面布满颗粒状椭圆形孢子堆,这是典型的菌源。
穗期小麦条锈病在叶片上成条状虚线排列,孢子成熟后,表皮破裂,随风传播,以此孢子堆为侵染中心,不断侵染,不断形成新的侵染中心,直至整块小麦发病。
小麦条锈病发病特点
对于已经发病的田块,主要通过水流和气流传播,传播速度快,严重者7天可侵染至整个田块。
小麦穗期锈病发生严重通常以一个发病中心向四周传播,尤其风大的天气,破裂的孢子堆会释放出大量的孢子,一旦飘落在健康的小麦上,会通过叶片气孔进行侵染,再以此为新的侵染中心,继续向四周危害。
小麦条锈病防治方案
农业防治: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小麦抗病品种,适当晚播,不要过早,下种量不要过大。整个河南的小麦下种量在16斤——25斤/亩,由南往北逐渐增加,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下种量;增施磷钾肥,不要偏施氮肥,避免旺长降低抗病能力;合理灌溉,田间积水大时及时开沟排水,降低湿度;对于发病的田块,减少灌溉次数,可以采取多次少量的办法。
小麦条锈病穗期发病症状化学防治:在小麦拔节期和抽穗扬花前用药两次,药剂可以采用30%己唑醇悬浮剂倍/苯醚甲环唑倍叶面喷雾+倍12种中微量元素叶面肥,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还是要预防为主,发病再用药防治难度会加大。
其实,小麦条锈病并不是对小麦产量影响最为严重的病害,白粉病、赤霉病和叶枯病也会在抽穗扬花前发病,危害小麦的叶片和麦穗,同样具有发病速度快、发病时间精准的特点,都需要在同一时间做好预防工作。
穗期条锈病三唑类产品对白粉病和赤霉病以及叶枯病都有着同样优秀的防治效果,这也是“九州司农”给大家推荐三唑类化合物的原因,如果预防的话,也可以加入醚菌酯、吡唑醚菌酯等甲氧基类化合物,不仅可以有效预防,也可增加一定的饱健作用,对“旗叶”有很好的保护。
九州司农对所有的病害,“农巴士”劝诫大家:务必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疗”的原则,这也是我国一贯提倡的植保“八字方针”。因为治疗的时候,不仅难度大,还会增加用药成本,谁也没有完全治疗好的把握。
老规矩:如果你有任何疑问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