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的头痛,打破了原本的生活规律家住重庆市巴南区的郑健康(化名),今年64岁,退休后每天的作息都很规律。吃完早餐后和朋友相约在小区打乒乓球,每天上午、下午各一场,结束后接孙子放学,再回家帮忙做点家务,原本生活过得还算平淡且充实。年3月的一天,郑健康突觉头部麻木、胀痛、眩晕的状况,去往巴南区界石镇中心卫生院检查。由于疫情期间,医院做不了核酸检测,所以一进院就必须做个肺部检查。万万没想到,报告显示肺部有个结节,医生告知必医院进行检查。病魔来袭,仍然坚守志愿岗位疫情期间,外防输入、内防扩散。郑健康所在地要成立一个新社区,自愿报名当志愿者。“我想我一个老年人,退了休没事做,发挥下余热,为社区做点贡献。”“我还动员我老婆跟我一起,去当志愿者。”医院检查回来之后,社区询问身体状况如何?若身体不好,就让其回家把身体养好,志愿者的事就不参加了。但是他义无反顾,坚定地说:“我既然参加了,就要坚守,这就属于我的一份责任!”仅仅一个月时间,病情加重年4月中旬,郑健康身体开始出现征兆。刚开始牙龈肿痛,眼睛胀痛,头部麻木。一天晚上,他睡到凌晨2点被痛醒,醒了之后发现左边头部麻木,以人中为戒,他用手指触摸,发现左边脸是麻木的,没有知觉。第一时间认为是脑梗阻,赶紧告诉家医院检查。入院后做了头部核磁共振、X光胸片、CT等一系列检查,结果显示肺部结节有2公分大小。在院进行常规的治疗后,并无好转。郑健康要求医生给做个全面会诊,会诊结果是:黄斑裂孔。医生建议立马出院,医院进行黄斑裂孔手术。面临着两个问题,还需分个轻重缓急与家人商量后,一共要解决两个问题:首先是肺部结节、其次是眼睛。随医院“我的眼睛和肺部结节,分一个轻重缓急,应该先治疗哪一个?”“医生说黄斑裂孔是相当严重的,建议先去把眼睛治了来。”听从医生建议,郑健医院,结果人山人海,被告知预约起码是一星期之后。他们只好医院,5月11日入院,13日进行手术,22日办的出院手续。出院后,郑健康又回到当地的巴南区界石镇中心卫生院做复查。“报告结果出来后,医生并没有直接给我本人讲,而是告诉的我老婆。”“之后我才知道是肺癌晚期,已经转移到头部了。”医生委婉的说:“不要背任何思想包袱,现在有靶向药。肺部结节也不大,医院积极配合治疗。”出院后,郑健康又转往重庆医院。报告结果出来后,医生说问题已经相当严重了。医生问:“老师,你难道从来都没有检查过身体吗?”“我从年国企破产下岗,为了生计,那时孩子又小,加上养老金、医保还要缴,除了吃饭,根本没有多余的钱去做体检。”“我对生病的概念就是:今天躺着起不来了,叫生病了。一点痛一点痒,完全不叫生病。”医生沉默了一下,委婉的说:“去挂一个呼吸内科的专家号,看专家收不收你,如果收你就安心治疗,如果不收你,就自己回家休息。”医生话音刚落,郑健康老婆崩溃得哭起来了。“我还在劝她,不要着急不要担心,我都不害怕,着急也没用。”“我老婆已经不知所措了,我还比较冷静。”郑健康陷入沉思:“我去挂号,如果专家要收我还好说,我老婆还能承受得了。万一不收我,那不就直接宣判死刑,我老婆肯定承受不了。现在能吃能喝、能走能动,就这样维持现状吧。”
郑健康说:畏惧死亡或许来得更快,不畏惧或许还能延缓。就像古时候砍头,你把头伸过去,一刀下去就结束了,如若把头耸着,可能还不是一刀就能解决的,反而受罪。刚到医院时,郑健康头痛剧烈,感觉血管随时都要破裂般无法忍受,伴随着眼睛、牙龈,都发胀。“痛得就想呼吸点冷空气进去,把疼痛抑制住,哪怕只有几秒钟时间,也会好受很多。”“不能见光源,一有光源就难受,一般情况下都不开灯,要开灯就拿毛巾把左眼捂住。”现在疼痛有些缓解了,可以直视光源了,精神状态好多了。“早上五点半起床洗漱,医院周边去走一走、散散步,大概要活动一个小时。”“疼痛缓解了,有食欲了,饭量也增加了不少。”“这里是肿瘤患者的福音,为我们减少了好多痛苦。”郑健康露出久违的笑容,满是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