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记住这几个病害口诀,农业专家都得夸你是个
TUhjnbcbe - 2025/1/3 20:32:00

导语:记住这几个病害口诀,农业专家都得夸你是个行家!轻松识别病害,附:详细防治配方

农民种地最怕病虫害,得了病虫害不仅要减产,还要花钱防治,费工费力不说,买到假药更是“出力不讨好”!农药用多了还会有残留,影响口感。所以,我们要对症治疗,减少农药使用和残留,避免减产!下面给农民朋友推荐结合病害识别口诀和防治配方,只要你种地就能用上,建议收藏一下!

一、霜霉病识别口诀及防治方法

叶片呈现水浸斑,扩大后受叶脉限。

病斑多角淡褐色,后期病斑汇成片。

潮湿叶背黑霉连,严重全叶干枯完。

种过蔬菜的农民朋友对霜霉病最了解不过了,是一种低糖类真菌病害,阴天寡照,湿度越大越容易发生。像我们种植的黄瓜、丝瓜、南瓜、葡萄以及各种蔬菜和果树上都会发生。发病初期只不过是一个黄色的小斑点,农民往往容易忽略它,到了连成片时,农民才知道着急。

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我们可以选用百菌清、代森锰锌来治疗,也可以用氟吗啉、烯酰吗啉、氟吡菌胺或吡唑醚菌酯等用于单打或者复配来喷雾防治。农民朋友要特别注意一点,通常霜霉病和疫病一同发生,所以,我们在治疗霜霉病的同时把疫病也防治一下,以免二次用药耽误功夫!

预防霜霉病最主要是通风,要每天去排除棚内的湿气。另外,我们打药的时候也不要老用一种药,要换着来用,以免产生抗性,花钱是小事,耽误了治疗时期,就得不偿失了。

在没有发生霜霉病之前我们可以用霜霉威+氟吡菌胺+烯酰吗啉+代森锰锌+修复叶片的调节剂(碧护或芸苔素)+含铁、硫、锌等微量元素肥,既能防病又能补充营养、促进生长,对产量和品质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第二次用药来防治的配方和第一次略有不同,建议选用霜脲氰或氰霜唑+恶唑菌酮+春雷霉素+烯酰吗啉+碧护+微量元素肥,既防病又能增产!

我们可以在发现霜霉病时去由上到下,正面背面喷施一遍小苏打,一壶水“15公斤+60克小苏打即可!打到什么程度呢?最好是把叶片上面的孢子冲刷下来。间隔三天之后我们可以再喷施一遍吡噻菌胺,一桶水(15公斤)+10毫升吡噻菌胺+磷酸二氢钾+硼肥(可选)一起用对作物更好。另外,我们还要把冲刷到地面上的孢子和杂草一同清理出去,以免扩散。

二、白粉病识别口诀及防治方法

正反叶面白粉点,扩大成圆白粉斑。

温暖高湿连成片,很像叶面撒了面。

后期严重生黑点,叶片易脆功能完。

通过这些的经验,个人认为吡唑醚菌酯用来防治白粉病的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它是一种保护性制剂,可以防治几乎所有的真菌性病害,比如,我们常见的锈病和白粉病。

我们在使用吡唑醚菌酯时不用再去加有机硅助剂或者洗衣粉这类的东西,因为吡唑醚菌酯本身就具有渗透性和延展性,不要额外加助剂,浪费钱。

另外,吡唑醚菌酯是酸性的,不能和碱性农药,像有机磷等碱性农药混配。我们通常会用吡唑醚菌酯+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既能增强抗逆性又能防病增产。

对于白粉病和锈病我们可以用吡唑醚菌酯+三唑酮来防治,效果也是不错的。

我们可以在发现白粉病病时去由上到下,正面背面喷施一遍小苏打,一壶水“15公斤+60克小苏打即可!打到什么程度呢?最好是把叶片上面的孢子冲刷下来。间隔三天之后我们可以再喷施一遍吡噻菌胺,一桶水(15公斤)+10毫升吡噻菌胺+磷酸二氢钾+硼肥(可选)一起用对作物更好。另外,我们还要把冲刷到地面上的孢子和杂草一同清理出去,以免扩散。

三、炭疽病识别口诀及防治方法

病斑初为水渍点,渐变褐色形近圆。

病斑中间灰色斑,其上轮生黑色点。

果实病斑有凹陷,形状不定近似圆。

同心轮纹有黑点,潮湿易黏红色显。

病部干时缩似膜,膜状常常易裂破。

这些病害中,炭疽病是最让农民头疼的,它不仅能够侵害作物的花和果实还能侵害作物的枝和叶,一旦染病非常难以治疗,会造成整株死亡。像我们种植的葡萄、西瓜、辣椒、草莓以及柑橘、芒果、苹果、桃等大部分果树等都有危害。一旦染病就会造成植株矮化、丛枝、畸形、溃疡等症状!

防治方法:

建议农民朋友选用25%的吡唑醚菌酯20克+10%的苯醚甲环唑20克+水15公斤抓住关键时期喷施即可!

四、灰霉病识别口诀及防治方法

病害多自残花染,青果多从果蒂烂。

叶片发病时叶尖,向内扩展V形斑。

密生灰霉病斑面,茎秆染病轮纹斑。

病斑环缢易折断,茎蔓枯死不用谈。

灰霉病不仅危害叶片,还危害果实和茎杆,当棚内温度低、湿度大就容易发生灰霉病。对于,灰霉病来说,最重要的在于防治,后期都烂果了,我们及时控制住了,这部分损失也挽回不了了,所以,重在预防。比如,我们种的大棚西红柿,可以在点花喷花的时候去做一下预防。

防治方法:

建议农民朋友在给西红柿喷花时加上点嘧霉胺或者啶酰菌胺来防治一下灰霉病。还有一个方法也不用花钱,比如,咱们在管理大棚时发现有灰霉病了,我们可以抓一把土抹到发病的部位,这样能够很快地阻断灰霉孢子继续扩散和传播。

防治灰霉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降低棚内的湿度,湿度下不来,灰霉孢子也很难控制住,这点要特别注意一下。

五、早疫病识别口诀及防治方法

病初黑圆小斑点,渐大边缘黄晕环。

同心轮纹最明显,危害果茎多叶片。

下部叶片多病斑,高温高湿快发展。

早疫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棚内高温高湿,通风是关键。发病初期只是个黑色的小斑点,随着病情严重,叶片边缘会出现黄晕圈,同心轮纹明显。

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建议每亩选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克+30%嘧菌酯悬浮剂40~60毫升+水30公斤喷施防治。

病害严重时,建议每亩选用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30-50毫升或12%苯甲·氟酰胺悬浮剂56-70毫升+水30公斤喷施,能有效控制蔓延。

六、晚疫病识别口诀及防治方法

病生叶缘和叶尖,出现无形水渍斑。

叶斑扩大色变褐,病界叶背生白霉。

叶柄茎部褐腐烂,病上植株成萎蔫。

茎上病斑稍凹陷,白霉状物较明显。

果实染病斑块硬,色变黑褐成云纹。

潮湿白霉盖病斑,质地硬实不腐软。

晚疫病叶片染病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形成暗绿色水渍状边缘不明显的病斑,扩大后呈褐色,湿度大时,叶背病间交界处出现白霉,干燥时病部干枯,脆而易破。

发病主要是低温、低湿,防治关键在于棚内通风,降低湿度,要提前预防。

防治方法:

当我们在进行田间管理时,发现有晚疫病株后,要及时选用50%霜霉疫特净倍液或25%雷多米尔倍液喷施防治。通过这些年的经验,得了晚疫病也可以选用50%甲霜铜倍液进行灌根,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

七、叶霉病识别口诀及防治方法

高温高湿是条件,该病初发自叶片。

叶背出现浅黄斑,病斑无形或椭圆。

叶片正面变黄色,叶背病斑生绒霉。

病斑扩大叶脉限,叶脉之间成大斑。

下部叶片先感染,病叶严重叶片卷。

叶霉病主要是由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产生,对番茄危害很大。发病初期叶片背面出现浅黄黄色斑点,严重时可导致叶片卷曲,干枯,影响果实发育。叶斑病又称黑毛病、黑霉病,随空气传播,很难根除,发病后可造成番茄减产30-50%,危害非常大。

防治方法:

叶霉病重在防治,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环境和种植季节相适宜的种子,可以有效预防发生叶霉病。再有,控制棚内温度和湿度也是非常关键的,降低田间和棚内高温高湿的环境可有效阻断叶霉病的发生。

我们还可以在发病前每亩选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40-50克+水30公斤,每隔7天喷施一次;当田间叶霉病发生严重的时候,可每亩选用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20-30毫升+水30公斤,喷施2-3次就可以快速铲除和控制蔓延。

八、苗期立枯病和猝倒病

立枯病识别口诀

发病多于苗中期,茎基病斑暗褐色。

病斑椭圆渐凹陷,扩大绕茎一圈转。

夜间恢复白天蔫,茎基潮湿易腐烂。

最后收缩全枯干,直至死亡直立站。

猝倒病识别口诀

病苗茎基象水烫,颜色改变呈褐黄。

病部缢缩形似线,高湿子叶易腐烂。

初发倒伏个别点,严重倒伏一大片。

苗期我们经常会碰到“立枯病”和猝倒病,苗一开始长得好好地,到了中期就开始发病。开始的时候只是有病斑,晚上植株好的,到了白天就蔫了,最后腐烂、枯干、死亡,像咱们在育苗番茄和栽种的时候经常出现。

猝倒病很容易去分辨,就是一颗苗中间像被线勒了一圈,也叫溢缩病,发病一般是在温度达到16℃左右;立枯病主要是茎基部出现立枯的情况,发病一般在20℃左右。两种病害都是湿度大造成的,所以,控制好田间湿度是预防关键。

防治方法:

对于这两种病害的防治,我们可以在苗床上喷施咯菌腈6毫升+甲霜恶霉灵15毫升+水15公斤来喷施防治,每隔9天左右防治一次,也可以结合施肥一起防治。对于,这两种病害,农民朋友千万别等发生病害在去用药,一定要提前防治!这点非常关键。

九、枯萎病识别口诀及防治方法

茎基节间黄条斑,晚间恢复白天蔫。

病部纵裂流胶黏,维管变褐是特点。

枯萎病是一种土传性的病害,这样的病害还有立枯病、猝倒病、根腐病、茎基腐病、黄萎病、青枯病等等。这类病害都需要去提前预防的,后期很难治疗了,轻着减产,重着绝产!

防治方法:

预防这类土传病害时我们可以在整地前,每亩选用亿个/克微生物菌剂2kg与肥料混合一同撒施,然后再整地。这样做的目的可以降低土壤中有害菌的基数,增加有益菌,减少发病几率。

我们还可以在幼苗定植移栽时,每亩选用亿个/克微生物菌剂1-2kg,稀释50倍液后进行蘸根。这样做的目的是阻止病菌从幼苗根尖和伤口侵入,减少病害发生机会。

写到最后:

由于篇幅的关系简单和农民朋友分享这些,有的朋友老了可能会说,化学方法来防病不值得提倡!其实,你是不知道农民的苦,农民最大的愿望是作物不得病,不得病就不用花钱,也不用辛苦劳作。播种完了,就等收获多好,可是现实是作物病害、虫害一大堆。“人得病了要吃药,作物得病了也是要吃药的”,那些小配方只适合自家园子里用,大面积用农药是最省钱、省力的,难道不是吗?

全文完,麻烦您帮忙转发一下,帮助更多的农民朋友,谢谢您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记住这几个病害口诀,农业专家都得夸你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