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千万别再当成肥害处理了正确认识柑橘脂点
TUhjnbcbe - 2024/12/31 12:00:00
专业治疗脸上白癜风医院 http://www.t52mall.com/

最近果园里发现了不少脂点黄斑病的身影,要说这种病害在各个柑橘品种上都有可能发生,也算是“老熟人”了,没想到很多果农竟然把它当成了肥害,另外还有一些果农把它当成了虫害病害和肥害管理起来可是天壤之别啊,快来看看你是不是真的认清楚这种病了,千万别当成肥害处理了!

原来是真菌病害

脂点黄斑病是真菌性病害,普遍认为导致病害产生的病原物是柑橘球腔菌,但由于脂点黄斑病有种症状是褐色小圆型的,所以还有人认为是柑果茎点菌(也将这种真菌导致的脂点黄斑病与柑橘黑星病统称为柑橘黑斑病)。不过对我们而言,不用纠结,因为这两种都是属于半知菌亚门的真菌,防治药剂相差不大。

图为脂点黄斑病病原菌——柑橘球腔菌

脂点黄斑病的病原菌会在树上病叶或落地的病叶中越冬,也可在树枝上越冬,一般在4~9月通过病叶中的菌丝体侵染健康的枝叶。并且病菌具有潜伏侵染性,从新梢嫩叶的气孔侵入叶片,可潜伏2~4个月。6-7月是高发期,气温20度以上,加上足够的湿度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这些症状别误以为是肥害

脂点黄斑病症状

1、为害叶片:先看叶背

脂点黄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危害果实。叶片上症状主要有脂点黄斑型和褐色小圆型,两者常混合发生。

脂点黄斑型:

主要发生在春梢叶片上,受害叶片初期背面产生针头状的黄色小点,后扩大成圆形和不规则黄色斑块,向叶背凸起呈现疱疹状。

疱疹状小粒点几个或几十个群生在一起,病斑分布不规则,常有很多病斑集中在病叶中脉的一侧,而另一侧则无病斑。柚类病斑较为明显,而脐橙和砂糖橘等病斑较小,色泽更深,突起更明显。

褐色小圆型:

受害叶片初期只有芝麻大,后呈现圆形或者椭圆形病斑。中间隆起,中间变白,散生黑色小点。

混合型:

在同一张叶片上发生脂点黄斑型的病斑,又有褐色小圆星型的病斑,多出现在夏梢叶片上。

2、为害果实:两种类型

黄斑:果实受害后,7-8月出现大小不等的黄色斑块,最后形成下陷的大病斑。

腻斑:果皮上先出现小点,最后出现绿色腻斑。

3、为害嫩梢

嫩梢受害后僵缩不长,影响树冠扩大。

与肥害区分开来

肥害造成的症状一般在植株上表现比较均匀,出现症状的部位较一致,不像病害会有最先感染出现症状的中心植株或明显的扩散蔓延路径。

图为肥害症状

这9种情况最容易发病

1、历年发病重,冬季清园不到位,老病叶多的果园,当年发生病害就会严重,反之发病较轻。

2、新梢成熟期,温度适宜,湿度大,病害流行,甚至爆发。

3、不同品种感病程度有一定差异。

4、果园栽培管理合理,通风透光好,树势强,则发病轻,落叶不严重。相反,果园失管,树冠郁蔽,树势弱,则发病重,落叶多。

5、相同品种,树龄大发病重,幼龄和成龄树发病轻。

6、冬季有柑橘冻害的第2年发病重,反之,相对较轻。

7、柑橘树受害影响发病。

锈壁虱严重的果园脂点黄斑病严重,控制锈壁虱数量可减轻脂点黄斑病的发生,其中的相互作用机理尚不清楚。另外,柑橘树受日灼、机械损伤、虫伤等造成伤口可为本病发生流行创造条件。

图为受锈壁虱为害柑橘出现脂点黄斑病症状

8、春梢发病比夏梢和秋梢严重。

9、脂点黄斑病的发生与降雨量关系密切,降雨量越多则病情增长率就越高。持续降雨、洪涝灾害等天气状况发生时,发病严重。

重点!防治方法

1、冬季清园

结合整形修剪,疏除大枝和病虫枝。收集病叶、病枝、病果、落叶、修剪枝叶等,集中深埋,以减少病源。撒施石灰,土壤消毒,调整土壤pH值。清园时可使用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清除病菌,兼防砂皮病。

2、加强栽培管理

保持树势健壮,增强抵抗力特别对树势弱、历年发病重的老树,应增施有机质肥料,使树势健壮,提高抗病力。同时做到树冠通风透光,疏密有度。

3、药剂防治:一年三次

5月中旬到6月使用1次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如醚菌酯、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兼治黑点病。可以控制病害发展。

7月或8月中再喷2次,使用咪鲜胺、咪鲜胺锰盐、苯醚甲环唑等药剂。可以有效控制好病害发生。

另外,橘小妹在文献里看到对脂点黄斑病几种药剂的药效实验,虽然是在陕西的柑橘园里做的实验,跟我们这边会有所差距,但可以作为药剂选择时的参考,分享给大家。

1
查看完整版本: 千万别再当成肥害处理了正确认识柑橘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