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视力”,这可是老生常谈了,想必朋友们也都深有体会,打从我们小时候起,凡是写作业、看书或看电视稍微近点,旁边总会响起一个声音“不要靠得那么近,小心以后近视。”如今我们长大了,也成了这个声音的传递者。
不同的是,随着整个大环境的改变,现在的孩子不仅多在室内,身边还充满了手机、平板等各种设备的诱惑,让人一头栽进就难以自控。加上遗传等因素,导致青少年视力问题出现逐年上升趋势,且越来越低龄化。
孩子的视力保护问题,让每个家庭都不可规避与忽视。那么除了我们所熟知的不要过度用眼、保持正确坐姿、保持合适的距离和光线等,还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呢?
一、4岁以前的宝宝要谨防“光”伤害
4岁以前是宝宝眼睛发育的高峰期,视网膜中的黄斑区是眼睛中收集信息最丰富最敏感的区域。这期间宝宝眼睛的晶状体无法有效过滤光线,应尽量避免电子屏幕的光、浴霸的光、闪光玩具、紫外线玩具和太阳直射眼睛等。
二、让孩子保证充足的睡眠
充足的睡眠不仅能修复疲惫的身体,让人们第二天充满能量,还能让处在生长发育期的眼睛得到充足的营养供应,不会造成眼干,还能让眼角膜前面始终有一层薄薄的泪膜,起到预防屈光近视的作用。
三、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
户外的光照强度相比室内要高很多,能增加多巴胺的释放量,从而起到抑制近视的作用。而且在强光照射下会使人的瞳孔缩小,从而加深景深效果,看东西会更加清楚,这有效避免了视物模糊的情况,也起到了预防近视的作用。所以,平日里尽量让孩子保持每日2小时的户外活动。
四、饮食要合理
虽然大家都知道,胡萝卜、猕猴桃、甘蓝等富含维生素A、叶黄素、锌的食物对眼睛好,但也要注意不宜摄入过多的酸甜食物。因为糖分在代谢过程中会耗损维生素B1,且血液中会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使食物中的钙离子难以被人体吸收,进而降低眼球弹性,助长近视。
五、定期进行视力检查
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因为学习压力或电子设备的影响,视力也许会经常发生变化。需要家长定期带孩子进行视力检查,以便及时有效地发现不良趋势,查找出问题并进行预防。如果已经近视的孩子最好三个月复查一次,以便治疗和控制。
六、尽量避免噪音污染
这一点也许很多人都并未在意,噪音不是应该影响听力吗?其实,噪音对人们的视力也存在伤害,家长们可别掉以轻心!有研究人员发现,当人们处在90分贝的噪音环境下,人眼视网膜中的视杆细胞分辨光亮度的敏感性就会开始减弱,眼睛识别物体的反应时间变长。当噪音强度加大到95分贝时,受试者中有近一半的人员瞳孔放大,开始看东西模糊。
而且,噪音除了会降低人眼对光亮度的敏感性,研究人员还发现,噪音会降低视力的清晰度和稳定性。根据实验测试,在70分贝噪音的情况下,人眼视力清晰度完全恢复到稳定状态需要20分钟。
当噪音增强到85分贝时,如果要视力恢复到正常的稳定状态则至少需要一小时以上。这说明,噪音的强度越大,视力的清晰度和稳定性就越差,人眼恢复正常视觉所需要耗费的时间就越长。所以,一定要避免孩子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以免造成眼疲劳、眼绞痛、视力衰退等。
虽然外面的环境我们难以控制,但回家后应尽量将电视、音箱等音量调到孩子可以接受的范围,也要少带孩子到装修、嘈杂等场所,既为了保护听力,也为了保护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