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和我们的其他器官一样,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一些问题。而随着电子时代的来临,手机、电脑、pad等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不良的用眼习惯加快了眼睛问题出现的进程,成为我们眼部健康最大的威胁。近年来,眼部疾病的发病率持续走高,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会出现新盲人大约45万,低视力者万,约近1分钟就会出现1个盲人,3个低视力患者。
常见的眼部疾病及治疗情况
目前眼科领域多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科常见疾病入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眼部疾病的治疗较之以往已经有了长足性的进步。但是,在眼睛的损伤与退化方面,目前仍然缺乏有效的医疗手段。据年《世界视力报告》的数据,全球超22亿人视力受损或失明,其中超10亿人是因近视、远视、青光眼和白内障等未能得到必要治疗所致。因此,寻找有效的眼部疾病治疗方法,仍然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干细胞为治疗眼部疾病带来希望!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干细胞认识的不断加深,干细胞在干预人类多项疾病方面表现出了惊人的潜力,其中便包括多种眼部疾病。研究表明,干细胞在治疗多种眼部疾病方面具有有效性与安全性,能够成功的帮助眼疾患者恢复视力。
干细胞干预眼部疾病的相关研究
干细胞干预黄斑变性
黄斑变性主要与黄斑区长期慢性光损伤,脉络膜血管硬化,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老化有关。黄斑变性可由一些特发疾病,如糖尿病、眼底动脉、静脉阻塞等引起,也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而然的患病。在各种眼疾中,黄斑变性是国际眼科界公认的最难治疗的眼疾之一。目前对黄斑变性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传统的医治手段也无法治愈黄斑变性。
为寻找更多有效医治方法,研究者们利用干细胞疗法开展多次的试验,并发现了干细胞移植对黄斑变性及其他眼疾具有一定的医治效果。年,BBC也报道了医院的一个临床项目:通过干细胞来修复病变的黄斑,以达到治疗黄斑变性、恢复病人视力的目的。研究表明,干细胞能够通过分化再生,实现病变黄斑的修复。
干细胞干预白内障
年,中山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利用内源性干细胞原位再生出透明晶状体,首次实现了人体有生理功能的实体组织器官再生,并用于临床治疗先天性白内障,开辟了干细胞修复组织器官的新方向。在临床研究中,12名两岁以内的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接受了这种干细胞疗法,术后再生出功能性晶状体,临床研究证实了干细胞在治疗先天性白内障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项研究还被世界知名医学期刊《NatureMedicine》评选为“年度生命科学8大突破性进展”。
干细胞干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一种可怕的并发症,会给患者带来极其严重的痛苦。早前,临床学家就经过体外和动物实验显示,干细胞对早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改变有明显的影响。
年美国ACT公司利用胚胎干细胞衍生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治疗视网膜疾病,并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许可。该机构研究人员利用将人类胚胎干细胞(hESCs)诱导生成了早期骨细胞和神经组织细胞,随后这些细胞分化形成了视网膜上皮细胞,其纯度超过99%。
总结与展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我们接收外界信息的重要器官。研究表明,人类接收的信息90%都来自于视觉,眼睛的健康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虽然,目前已经有很多资料证明,干细胞在干预眼部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但其距离临床应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科学家们的进一步探寻。让我们一起期待干细胞技术临床应用的到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