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脸上有斑,体内有伤这5种脸斑要注意
TUhjnbcbe - 2024/8/12 0:18: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权威 http://www.znlvye.com/

有句话讲得很好:“有诸行于内,必形于外。”就是如果身体内部有了问题,那么对外也一定会有所表现,而脸部便是人的第一表现区。

类似的西方也有句给脸部状态定位极准确的话,是这样说的:“脸所表现的,正是我们体内的大致情况,而通过对一个人脸色的判断,便可知道他是否健康。”

再者我们脸上长痘可能是因为内火旺盛所的原因,但从现在的观点来看,这个较为抽象的内火也能解释为身体内分泌失调,所以不论中西结论各自如何,这脸所表现出来的,也是你身体想给你传达的。

身体有没有伤,全看脸上有没有这三种情况

从现在开始,请每位小伙伴都对着镜子仔细看看自己,看看有没有因为体内“受伤”而造成的三种情况。

1.脸色暗黄

关于脸黄,民间俚语就有说过:“黄脸姑子老似婆,黄脸汉子笨如砣。”由此可见这脸黄不黄,跟颜值高低的挂钩可太大了,你像“黄脸婆”这个词,会是多少女生的噩梦?

而人脸黄多是因为脾虚所致,这脾虚则阳弱,这阳气一旦微弱自然是无力再用血气去供养脸部了,再者中医认为脸黄者又大多会伴有水湿不化的情况。

关于脸黄,现代医学则认为是肝脾功能代谢差,以至于人体代谢出的黄色物质无法排出,进而造成的脸黄,所以不得不说,这老祖宗的判断往往真是准确。

2.脸色青紫

不知道有没有小伙伴上过高原,而如果有小伙伴曾登上过青藏高原,那么不难看见那些从平原而至的“朝圣者”们脸色往往都相对青紫,而缺氧以后这不仅脸多带青色,且这嘴唇也多半会发紫。

显然,脸色青紫也好,嘴唇发紫也罢。除了小概率是中毒以外,其他绝大部分都是因为缺氧所致,即所谓:“气血不通,脉络阻滞。”,而一旦气血瘀阻过久,且血液又长期处于缺氧的状态中,那么血液中的废物便会出现积攒的现象,进而连累到负责排毒的肝脏,所以如果你出现了脸色青紫的情况,那么首先要担心的,便是你的小心肝。

3.脸色潮红

除了因日晒、运动、情绪和饮酒过度所造成的生理性脸色潮红外,脸色长期潮红多是体热作祟,而这体热又分为内热和虚热,一般虚热多表现为脸色发红,而内热多表现为脸部发烫,致使血液循环加快而全面赤红。

依据五行学说的观点,红主心脏,心生血脉,所以如果你无故长期脸红,那么就要注意好自己的心脏是否出现了问题。

5个不同处的斑要注意

除了脸色能反应身体情况外,这脸上的斑也能透露出不少的信息,所谓:“外斑则内瘀。”即肤外有斑,往往身体瘀堵,且脸上长斑也多是代谢能力低下而废物排泄过慢所引起的。但脸斑具体起来计有五种,所以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对应,具体分析。

1.环额生斑-多是气郁

太阳穴的两侧为胆经所在,所以如果额头沿线长出了斑纹,那么大多是因为肝胆气郁,进而使肝脏衰弱所造成的,所以一般额头长斑的人,尤其是女性,其消化功能相对常人会显得较弱,并且还会存在夜晚难眠、容易失眠的症状。

2.鼻梁星斑-多是胆滞

我们的鼻梁中部所应为肝,因此那些鼻梁出现黄褐斑的人,其脸色也往往青黄,这是因为肝气郁结所导致的,但鼻梁长斑者,这斑纹并非由内因所致,多半是因为情志不遂或是长时间工作压力过大所积累的,因此如果你鼻梁出现了斑纹,那么首先先问问自己,能不能先把这份压力放下,其后再慢慢调理。

3.颧骨黄斑-多是脾弱

脸颊内侧颧骨处多对应小肠经,所以古代名医可凭借观察此处皮肤是否洁净,来判断对象的生理循环好坏如何,加之颧骨外侧对应肾部,而颧骨上部又有三焦循环,所以一旦颧骨出现黄斑,那么生斑者,往往出现气短乏力、食欲不振和腹胀等脾胃情况。

所以如果你颧骨生斑,那么说明你的消化系统和心脏功能正在同步减弱,且生斑的同时身体也正告诉你,这肾和三焦的气受堵了。

4.上唇起斑-多是气虚

依照唇齿经络的关系,上唇处长斑,多反应大肠经的情况,所以此处生斑,且如果又生的是黄褐斑,那么你大抵最近的气多少有点“虚”,如果你觉得你不虚,那也有可能是大肠积寒所致。

通常上唇起斑的人,往往有便秘的情况,如果是女生,还会有月经不调的问题。所以还是要先注意好下半身的情况。

5.下颌黄斑-多是寒虚

下颌是面部经络最富集的区域之一,经过这里的有胃经、大肠经和小肠经,所以下颌长斑,多反应有血脉虚汗之症,而下颌生斑者,多伴有下肢酸痛、腰膝酸软和手足寒冷的情况。

看完了上述五处位置所生的斑点,不难发现生斑长斑者都有消化方面的问题,而针对消化方面的脾胃及虚寒问题,还是建议大家平时多吃些能温补身体、滋养脾胃的食物,如在家的时候可以煲煲山药粥,当然如果实在因为上班的缘故没空做饭,也可以尝一尝八珍糕。

而说起这个八珍糕,它的历史可谓十分悠久,可以追溯到五百年前的明朝医学家陈实功。虽然陈实功主攻外科,但其一直秉持的观点是“开户逐贼,使毒外出为第一”,即更加重视以内疗来排出身体积毒。

且相对于用药物调养,他其实更加注重食补,其中《外科正宗》便记录了由他所发明的“八珍糕”。这“八珍糕”主要的八种食材是茯苓、建莲、芡实、扁豆、薏米、山楂、麦芽、山药,并辅以米粉、白糖、麻油精制而成,因有佐材八味,所以这八珍糕也叫“八仙糕”。

而到了清朝乾隆四十年时,太医院将陈氏“八珍糕”改良,把其中的山楂改为人参,麦芽改为莲子,人参和莲子具有补气固肾的功效。御医们评论“八珍糕不寒不热,平和温补之方,扶养脾胃为主,屡有奇效”。

经过了这次改良,新式八珍糕很快获得了乾隆皇帝的认可,以至于今后数十年这八珍糕都没有间断过。据记载,每年夏秋季节,乾隆到承德避暑山庄处理政务,早晚膳毕在上茶时都会吃四到六块“八珍糕”,今天承德特产仍有“八珍糕”这味小吃。

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为了不超过祖父康熙而禅让给儿子嘉庆,自己又掌控朝政三年到八十九岁才去世,是中国历史上实际统治时间最长、同时也是寿命最长的大一统王朝皇帝,之所以能有这两个“之最”,与其长期食用“八珍糕”当然是分不开的。

然后这个事情还被一档宫廷饮食文化节目《我在宫里做厨师》加以重现,其中内容便是由御厨传人对清宫美食进行复刻还原,并由六位明星嘉宾扮演皇帝皇后情景再现。其中第一期节目讲的就是养生益寿的“八珍糕”制作,由“五阿哥”苏有朋变身“皇阿玛”乾隆参与品尝。

而另外一个喜食“八珍糕”的名人是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年方四十就出现“心脾不足”的问题,太医李德立以乾隆时期的“八珍糕”改良后进献,而慈禧在食用之后,身体明显有所好转,此后便一直服用“八珍糕”,最终活到了72岁。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72岁在当时也算长寿了。

以下是八珍糕的适用人群:

1、八珍糕调养脾胃的经典名方,许多专家推崇的山药薏米芡实粥和四宝粥等,都是由八珍糕延伸而来。中医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要想身体健康,必须先把脾胃调养好才行。

2、山药、薏米、芡实在《神农本草经》中都被尊为上品,经常食用有益智安神、延缓老迈的保健作用。

3、淮山药“健脾补虚,滋精固肾”,芡实是健脾补肾的绝佳首选,所以很适合用八珍糕调补。

4、都非常适用。多吃八珍糕可以培补体内血气,而只要人体的血气充足,那么才会有抵御外邪的坚实基础。

行气化淤,非膏莫属

所以脸上起斑、脸色异常的现象大多都与人的血脉健康息息相关,所谓“血气虚,则身体瘀,身体瘀,则精气靡。”因此在调理相关问题上,多以行血化气为目的,从而所开之方大多以膏为中介,且这熬膏之物大抵绕不开著名的“六物汤材”

而这“六物汤材”的原料即山楂、大枣、麦芽、山药、茯苓与鸡内金,其中山楂起开胃消食之功,鸡内金能健运脾胃之气,茯苓利湿而山药滋补,最后加上生血活脉的大枣和补中益气的麦芽,一般服用几剂,脸上的神彩与气色便能好上许多。

所谓“色瘀形于表,而根于脾。”而六物汤材所用之物都易助脾胃畅通,但毕竟汤方难存,每用一剂然后再又煮一剂还是太废时间,不说如今光阴寸金的现在,即便搁到古代,没煎熬一服药材都得花上几个时辰,且又要有人在旁留心,实在太耗人力以至于不利生产。

因此医家便将这六物提前煎熬成膏,封装于罐,等什么时候感到行血困难、面色异常时再取出服用,而一般制作六物膏,需要历经选材、浸泡、煎煮、沉淀、浓缩、化膏、过滤、收膏这八道工序,若缺其一,则膏要么苦不耐品,要么涩难入口。

一般在家煎煮,需准备山楂克和30克的炒麦芽、鸡内金、茯苓、山药、大枣和冰糖克,接着将材料洗净控水备用,然后准备砂锅一口,加入过材清水再度浸泡2个小时左右,之后用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2个小时,当汤水收干一半便可关火滤渣,其后将汤水倒入铁锅,加入冰糖煮至粘稠便可收膏,成品六物膏色泽发亮,膏味清香隽永,滴水入膏可见成珠不散之象,谓此六物膏方乃成功。

当然如果你没有时间去煮药熬膏,也可以选用商城里的这一款山楂六物膏,这款六物膏同样遵循古法古方,膏体色泽光亮,口味酸甜,不仅适合睡前泡水,还可以用以涂抹面包,或是饭后沏上一杯,也可健脾。

1
查看完整版本: 脸上有斑,体内有伤这5种脸斑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