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往的很多文章中,我们经常提到一个概念——户外活动是预防近视最有效的方法。
其中,户外预防近视最大的影响因素在于太阳光。
图:太阳光在教育部发布的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手册中,对教室、家居等室内环境的照明也提出了相应要求。
光线对近视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今天,小鹰就和大家聊一聊这个话题。
1、户外光线
鼓励家长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并不是没有道理。
研究表明,近视保护作用与户外暴露光照的时间长短有关。
每天至少要光照2小时,才能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延缓近视的发展。
每周如果有19小时在户外暴露,就能够抵消高强度近视活动带来的影响。
即使父母双方都近视,每周10小时的户外暴露仍有保护眼睛的作用,孩子发生近视的风险也相对较低。
图:室外光线为什么户外光线对近视的影响这么大?
1、户外暴露的光线可以促进人体分泌更多的维生素D,维生素D可以增加人体钙吸收。
对眼睛而言,缺钙容易使眼球壁的弹性和表面张力减弱。维生素D的补充可以增加眼底韧性,有利于预防近视。
2、充足的户外阳光,可以刺激视网膜释放多巴胺。多巴胺能够抑制眼轴的增长,有效预防和控制近视。
图:多巴胺3、经常在户外活动,光线照射会使瞳孔缩小,而瞳孔缩小会使眼睛景深加深,模糊减少,起到延缓近视发展的效果。
虽然户外光线对眼睛好处多多,但是小鹰仍不建议大家在阳光下看书阅读。
图:阳光下看书太阳光中含有紫外线和红外线,如果经常边晒太阳边看书,眼睛受紫外线刺激过多,眼球前面的结膜(白眼珠)和角膜(黑眼珠)就会受到损伤,发生眼睛刺痛、流泪、怕光、睁眼困难等毛病,还会造成睫状肌过度调节。
不但会诱发近视或引起近视加深,而且可能会对视网膜,尤其是黄斑区造成光损害,使视觉敏感度下降,甚至引起永久性视力减退。
2、室外光线
光照对人体的影响极其重要,不光是户外光线,室内光线也要注意,光线太足或会诱发近视。
根据室内空间功能的不同,国家对其照明亮度的标准是不同的。
其中,对儿童学习的近环境采光照明的要求是:
在教室和家庭做作业的房间,有自然光时,窗户的透光面积与房间面积之比不低于1:6。
光线投入的方向,应该从左侧投入,不要从正前方或右侧采光,防止阳光直射下阅读书写。
图:室内光线1用人工光源照明时,室内环境与书本作业面的亮度对比越大,越易引起视力疲劳。
如果在黑暗的室内,只开一盏台灯阅读,则眼睛很容易疲劳。
所以学习时除了台灯照明外,室内还应再开一小灯,以减少室内明暗差。
桌面和书本的照度与视觉效果成正比,较强的照明,视力相应提高,但是过强的光线也容易视力疲劳,容易诱发近视。
图:室内光线2小鹰:白炽灯是一种暖光源,光线柔和稳定,色温接近自然光,在这种光源环境下学习,眼睛不易疲劳。学习时的照明度最好达到勒克司(Lux),为此白炽灯至少应在40W以上,左侧光源距桌面30厘米为宜,60W,不超过50厘米。
除此之外,晚上在室内光线下活动时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1、开灯看电子产品
在没有灯光的情况下,电子产品的屏幕光亮在黑暗中更刺眼,会导致眼睛泪液成分改变和泪液分泌减少,程度严重的话,可能还会造成角膜上皮脱落。
图:关灯看电子产品且昏暗光线下眼睛看电子产品的对比敏感度是比较低的,会造成眼睛瞳孔不自觉散大,导致眼胀、眼干、有异物感等,会引起眼睛的调节系统负担加剧,进而引起近视的加深。
因此,看电子产品时最好开灯。
2、关灯休息
人体的所有生理功能都有稳定的昼夜节律,眼睛是感知光照的人体器官,即人通过眼睛感知昼夜规律传导到脑部。
图:关灯睡觉睡觉时不关灯,夜晚的光照会抑制脑部松果体褪黑素(松果体素)的分泌,进而打破人体昼夜节律、生长发育规律和内分泌水平,不但会导致幼儿早熟,眼轴不断增长也是表现之一。
因此,晚上休息的时候建议关灯。
眼睛是非常脆弱的,生活中的光线可能就会不小心伤害到它。
希望大家“理智”对待生活中的光线,保护好我们“心灵的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