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脉络膜新生血管又称视网膜下新生血管,是指从脉络膜向视网膜下病理性地生长并延伸至视网膜下,或突破Bruch膜进入视网膜下色素上皮细胞的间隙,通常发生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病变位于黄斑区时可引起严重的视功能损害,是主要的致盲原因。
01疾病的病因是什么?很多的患者不清楚,其实很明显
(一)病因综述
目前尚不清楚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确切原因。在某些因素破坏调节血管再生的平衡时,可导致持续非调节的血管再生,形成新生血管。视网膜上皮上或下部的新生血管发生渗漏、出血及纤维化,可导致视功能损害。
(二)根本原因
1、易变性疾病:老年黄斑变性,病理性近视,眼底血管样条纹等。
2、遗传性疾病:比如Best病,Stragards病等等
3、炎症性疾病
例如原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弓形视网膜炎,多灶性葡萄膜炎,爬行性脉络膜炎,慢性葡萄膜炎等。
4、肿瘤:例如,脉络膜骨瘤,脉络膜转移癌,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脉络膜血管瘤等等。
5、创伤:例如脉络膜破裂,眼内异物等。
6、医源性:比如各种激光手术,视网膜凝固术等等。
7、其他:也有部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病因尚不清楚,如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02患病后的患者,可能会有哪些症状呢?很多人还是不明白
(一)症状综述
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病变部位有关,位于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病灶可严重损害中心视力,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视野中心或旁中心盲点等症状,而位于黄斑中心凹陷外或黄斑区外的病变,仅在眼底检查时才发现,对中心视功能无影响。
(二)特征症状
1、视力减退: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视力下降程度可以是轻、中度,严重的则视力下降明显。
2、视点变形:病人观察物体时,物象扭曲变形,扁平或伸长,或增大,或缩小。
3、视野中央或边缘中央盲区
病人的眼球和头部保持不动,可以看到的空间范围中央或旁边有一个固定的暗点,也就是在视野范围内孤立的、看不见的区域。
(三)并发症
1、视网膜下出血
眼部出血患者经常有不同程度的眼部黑影飘动直至眼部有遮挡感等表现。
2、出血性视网膜脱离症
出血的视网膜脱离患者可出现眼球在移动时出现闪光,视野缺损可逐渐扩大。
03患者需要进行及时的检查,才能够有不错的身体恢复情况
(一)预期检查
病人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就诊后,医生首先会对病人进行眼科体检,然后会建议病人做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吲哚菁绿眼底血管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进一步明确诊断,评估病情严重性。
(二)身体检查
检测时,病人需站在距视力表5米左右的地方或坐着,遮住一只眼睛,注意不要压眼。接着读数或用手势指示医生指点的空白方向,逐行检查,医生要找出病人的最佳识别线,计算出病人的视力。有新生血管的脉络膜患者通常会有视力下降。
(三)分析原理
常见的诊断方法是根据病人有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体格检查发现视力下降、视野暗点,结合FFA、ICGA等辅助检查结果。这些因素中,FFA是诊断CNV的标准。
(四)区别诊断
1、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是一种以脉络膜血管息肉样局限性膨隆为临床特征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出血、浆液或出血性色素上皮脱离。无痛性视力下降,多为轻至中度下降,伴视野中央暗点及视物变形。
2、脉络膜血管瘤
脉络膜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血管畸形。最常见于年轻人,常单眼发病。常见的症状有视物变形、视物模糊等。类似于脉络膜的新生血管。影像学检查如ICGA可以区分两者。
(五)处理原理
其治疗目的是阻断新生血管,减缓视力下降。对病因明确的CNV,应首先采取相应的对因治疗;病变较大的CNV患者,应根据病变的部位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六)综合治疗
1、规律饮食,多吃富含维他命C及纤维素的食品。
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使用你的眼睛。要有好的心态。
3、适当的锻炼,增强体质和抵抗力。
(七)手术治疗
外科治疗主要有:CNV新生血管膜的手术切除、自体IPE细胞移植或自体膜联合移植。因其并发症多,技术要求高,手术风险大,已不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04患病后的患者,做好良好的预后工作,能够让我们的身体更强壮
(一)预后综述
因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因不明,目前尚无确切有效药物,因此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对临床预后至关重要。
(二)疾病危害
病情发展会导致视力下降,病人在看东西的时候,中间会出现暗点。这样,就会带来日常生活中阅读、看表、认人、开车等障碍。
(三)精神护理
1、心理特征
(1)因视力受损,患者会产生恐惧、忧郁等心理。
(2)目前的治疗手段很难治愈,而且容易复发,病人会担心治疗的效果和副作用。
2、护理措施
(1)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可向医生咨询有关疾病的信息,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可听舒缓的音乐放松身心,保证心情愉快。
(2)家庭成员应多与病人沟通,及时疏通病人的不良情绪,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
(四)生活管理
1、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注意劳逸结合,切忌过度劳累,合理使用眼睛,以免眼部疲劳。
2、注意眼睛的卫生,在洗头、洗发等过程中避免污水进入眼内,并在3个月内禁止游泳,防止玻璃体腔内感染。
3、避免眼睛受到伤害。
4、尽量避免剧烈咳嗽和打喷嚏,保证大便通畅。
结语: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遵医嘱合理用药,积极配合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复查,使医生了解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通过积极的治疗,病人的视力得到了改善。长期中央视觉障碍及中央暗点可遗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