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些湿疹医院好 http://m.39.net/pf/a_9150611.html提起病毒病,想必咱菜农朋友都很头疼。的确,病毒很难防治,也因此被称为蔬菜上的癌症。病毒病的种类很多,表现症状差异也很大。要想防治病毒病,首先要正确辨别病毒病。
1.番茄
黄化曲叶病毒病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由烟草花叶病毒和马铃薯Y病毒复合侵染引起的病毒病,多年来以越夏茬和秋延迟茬口受害严重。其症状表现为染病番茄植株矮化,生长缓慢或停滞,顶部叶片常稍褪绿发黄、变小,叶片边缘上卷,叶片增厚,叶质变硬。幼苗定植后至开花前和开花后至三穗果后是其主要发病时期,生长发育早期染病植株严重矮缩,无法正常开花结果;生长发育后期染病植株仅上部叶和新芽表现症状,结果数减少,果实变小,成熟期果实着色不均匀。
褪绿病毒病
番茄褪绿病毒,多在番茄开花后开始显症,主要表现症状为上部3、4片叶出现黄化,其中顶叶呈鲜黄色,从第2片叶开始呈斑驳黄化,越往下斑驳症状越明显,同时叶片变厚,但小叶症状不明显,植株长势受影响但并不是停止生长。番茄褪绿病毒最大的好处是,减产但不绝产,一般只是影响2-3穗果实的生长,随着气温降低以及对植株长势的调控,还有恢复正常的可能性。
2.辣(甜)椒
条斑病毒病
病株生长点附近叶片上产生畸形、褪绿或花叶,后形成不明显的轮纹。生长点四周茎上生褐色条斑,纵剖维管束变褐,茎基部表皮也变褐,与疫病症状相近。果实染病产生轻微花斑,畸形或产生不规则的褐色坏死斑,植株有时伴随萎蔫,生长点有时会枯死。
花叶病毒病
常见症状有四种:花叶、黄化、坏死和畸形。花叶是辣椒植株上出现最早、最普遍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病叶出现浓绿和淡绿相间的斑驳。根据严重程度不同,花叶又分为轻花叶和重花叶。轻花叶叶片基本平整,重花叶叶片上有泡状斑、皱缩,叶面常常凹凸不平。黄化常常表现在心叶、嫩叶明显变黄,有时整株或局部也有较多黄叶,出现落叶现象。
3.黄瓜
花叶病毒病
幼叶现浓绿与淡绿相间花叶状。成株染病新叶呈黄绿相嵌状花叶,病叶小略皱缩,严重的叶反卷,病株下部叶片逐渐黄枯。瓜条染病,表现深绿与浅绿相间疣状斑块.果面凹凸不平或畸形,发病重的节间短缩,簇生小叶,不结瓜,致萎缩枯死。
绿斑花叶病毒病
黄瓜绿斑花叶病毒病分绿斑花叶和黄斑花叶两种类型。绿斑花叶型苗期染病幼苗顶尖部的2-3片叶子现亮绿或暗绿色斑驳,叶片较平,产生暗绿色斑驳的病部隆起,新叶浓绿,后期叶脉透化,叶片变小,引起植株矮化,叶片斑驳扭曲,呈系统性传染。瓜条染病现浓绿色花斑,有的也产生瘤状物,致果实成为畸形瓜,影响商品价值。黄斑花叶病毒其症状与绿斑花叶型相近,但叶片上产生淡黄色星状疱斑,老叶近白色。
4.茄子
紫花病毒病
茄子花上表现有紫色晕圈或大斑点,甚至有的花表现畸形,后期茄子果实发硬,略微有凹凸不平的表现,果实色泽暗淡,有的果实靠近果皮处的果肉有褐色坏死斑。
防治措施
高温干旱的棚室环境极易导致病毒病高发。秋茬蔬菜定植后,菜农除了通过设置遮阳网、喷洒降温剂等措施降低棚内温度外,还要合理浇水。病毒病主要依靠蚜虫、粉虱等传毒昆虫进行传播,建议菜农及时清除棚内及棚外四周杂草,降低虫源基数,并于蔬菜定植前在顶部放风口、前脸放风口处都设置上防虫网,切断病毒病的传播途径。
防治病毒病常用的药剂有,病毒A、菌毒清、三氮唑核苷等化学类农药,可混用香菇多糖、葡聚烯糖、低聚糖素、宁南霉素、氨基寡糖素、苦参碱等生物农药,激发植株自身的防御系统,对病毒的复制和扩散有一定作用。
《白菜“烂心”都是它惹的祸》
农民在种植白菜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白菜烂心的情况。虽然白菜烂心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软腐病。白菜得了软腐病之后,也比较好辨认。如果叶柄部位有水渍状,外面叶片水分散失并且枯萎,呈半透明油纸状,并且导致整个植株软化腐烂,发出比较特殊的恶臭味,这就是软腐病的典型特征。那白菜软腐病的发病原因以及类型和防治方法有哪些?今天我们详细介绍下。
一、白菜软腐病的发病原因▲▲▲
软腐病对白菜种植的危害非常大,轻则减产20%,重则减产50%甚至更高。经过研究发现,软腐病其实是一种欧文氏菌的细菌寄生而导致的一种病害。这种病原菌可以在土壤中长期存活,通过白菜植株的伤口侵入感染。而白菜在种植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伤口。可能是自然裂开的,可能是病虫害咬伤的,或者说是在田间管理的时候人为损伤或者是机械损伤。但一旦伤口存在,就有可能被病原菌侵染,最后导致软腐病。
白菜软腐病包括三种类型,第一是基腐型,主要是白菜基部腐烂,俗称脱大挂,第二是心腐型,主要是从基部向上腐烂,俗称烂疙瘩。第三是叶焦型,主要是白菜外部叶片边缘焦枯,呈现出透明的薄纸状,所以又称为烧边。
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白菜软腐病,其发病的原因跟白菜不同的生育期、气候、伤口、害虫、栽培条件以及品种等多方面因素息息相关。比如说浇水过量或者是地表积水,连作低洼地以及白菜的品种,都会加重白菜软腐病发生。
二、如何有效防治?▲▲▲
第一,选择合适的优良品种
一般来说,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的抗病性能强,青帮比白帮的发病轻,疏心直筒型品种比包心型品种抗病能力强。
第二,实行合理轮作制度
白菜种植一定要注意轮作,尽可能避免重茬种植,最好选择与禾本科作物进行耕作。原则上来说,尽量不与甘蓝、番茄、马铃薯等作物进行连作或者是邻作,否则的话容易引起病害。
第三,合理进行病虫害防治
白菜软腐病的传播路径包括雨水、带菌肥料和昆虫等,然后经过蔬菜的伤口入侵。种植过程中最容易造成伤口的就是虫害,因此必须做好病虫害的管理和防治。甚至有一些害虫本身就带有病菌造成的二次转播。所以我们要注意地老虎、金针虫、菜青虫等多种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科学的防治。
第四,采用化学药剂防治
如果软腐病已经发生,首先要做的就是将病株拔除,带出菜园销毁。同时要使用药剂,对旁边的健康白菜植株进行喷灌或者是浇灌,这样才能防止病害蔓延。一般可以使用氢氧化铜或者是氧化亚铜等多种药剂,每隔7~10天喷一次,轮换用药,连喷2~3次即可。
另外,在白菜种植过程中还要加强田间管理。比如说在播种以前,我们要对土地进行翻耕和晾晒,尽可能减少病原菌的存活。同时在基肥施用的时候,要适当的增施腐熟的农家肥和磷钾肥,保证白菜的营养供应平衡。合理密植以及及时进行田间作业,摘除老叶、黄叶、病叶和清除杂草等工作同样重要。只有进行科学综合防治,才能够将软腐病的发生几率减到最低,才能增加农民的种植收益。
《如何正确使用2甲4氯》
2甲4氯属苯氧羧酸类选择性除草剂,具有较强的内吸传导性,主要用于苗后茎叶处理,药剂穿过角质层和细胞质膜,最后传导到各部分,在不同部位对核酸和蛋白质合成产生不同影响,在植物顶端抑制核酸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使生长点停止生长,幼嫩叶片不能伸展,一直到光合作用不能正常进行;传导到植株下部的药剂,使植物茎部组织的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增加,促进细胞异常分裂,根尖膨大,丧失吸收养分的能力,造成茎杆扭曲、畸形,筛管堵塞,韧皮部破坏,有机物运输受阻,从而破坏植物正常的生活能力,最终导致植物死亡。
多年来,2甲4氯被广泛用于小麦田、玉米田、水稻田、城市草坪、麻类作物防除一年生或多年生阔叶杂草和部分莎草;与草甘膦混用防除抗性杂草,加快杀草速度作用明显;也有资料介绍,作为水稻脱根剂使用,能提高拔秧功效。用于土壤处理,对一年生禾草及种子繁殖的多年生杂草幼芽也有一定防效。因其成本低、速度快、无残留对后茬作物安全等优势,被广泛使用。
二甲四氯为苯氧乙酸类选择性内吸传导激素型除草剂,市场上主要剂型有70%钠盐原粉、20%钠盐水剂,以及含有该成分不同含量的的复配剂。可以破坏双子叶植物的输导组织,使生长发育受到干扰,茎叶扭曲,茎基部膨大变粗或者开裂。
二甲四氯最怕低温和用药量,因为二甲四氯是激素性除草剂。超量使用,或在水稻4叶期之前以及拔节之后施药,易产生药害,导致禾苗叶片失绿发黄、新叶葱管状、穗卷曲难以抽出、穗畸形等症状。
稻杰能不能混二甲四氯?
2甲4氯要在水稻5叶期以后才能使用,或者说5-8叶期,只要在这个时期内现混现用是可以的。
二甲四氯对下茬哪些作物有影响?
十字花科蔬菜相当的有影响,比如油菜、大白菜,棉花上也不能用二甲四氯,还有2,4-滴、2,4-滴丁酯、2,4-D丁酯等除草剂,它们对棉花十分敏感,一旦误用了,药害必然发生且不可逆转,低浓度的会造成棉花停止生长;浓度高一点的药害,会导致苗子全部死亡。
二甲四氯在水稻上重喷易产生药害
水稻分蘖张开,次生根成乳头状群聚在基部不下扎。该田块用药已经20多天,亩用折纯二甲四氯钠50-60克,草多的地方,他重喷了。如果大龄水稻,亩用40-50克,只要不重喷,是不会出现这样的药害的。
移栽田大剂量使用二甲四氯钠药害,根系乳突状群聚,茎扭曲,提前拔节,茎节上长有乳突状畸形根。为什么会造成提前拔节的畸形发育,而且茎节上长根。我们这同期的水稻都还没有拔节呀!目前都处在分蘖末期,图的右侧是正常发育的同期水稻。
二甲四氯二甲胺盐药害症状与二甲四氯药害
二甲四氯二甲胺盐在水稻上使用剂量较高或沙性山脚田会产生药害,症状与二甲四氯相似。植株扁平,分蘖散开,老叶用手拉易脱落,老根枯死长新根,易拨起。
二甲四氯安全使用
蔬菜上的安全使用用2甲4氯喷雾处理葱蒜田的双子叶杂草容易出现药害,会造成葱蒜叶片扭曲。这类葱蒜田使用2甲4氯后,因洋葱、大蒜等葱蒜类蔬菜属百合科作物,对2甲4氯比较敏感,使用后会产生药害。目前,适合在洋葱、大蒜生长期茎叶处理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不多,改用乙氧氟草醚在葱蒜苗期喷雾,对多数阔叶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对葱蒜相对安全,施药后有时会在葱蒜叶上出现褐色药斑,一般在5~7天内消失,对以后的生长没有影响,但杂草草龄较大时,防除效果不理想。
玉米上的安全使用玉米田用二甲四氯钠盐防除杂草,必须注意禾本科植物幼苗期对其很敏感,3~4叶后抗性逐渐增强,分蘖末期最强,到幼穗分化敏感性又上升。因此,玉米田虽可使用二甲四氯钠除草,但必须注意施药时期为玉米3~6叶期,以4~5叶期施药最为适宜。需要注意的是,玉米苗期不当使用二甲四氯钠,2,4~D丁酯等激素型除草剂,如用药过量或过晚,常会引起药害。症状表现为叶片卷曲,有的变成葱管状,雄穗很难抽出,茎变扁而脆弱,易于折断,叶色浓绿,地上部产生短而粗的畸形支持根;严重的田块玉米叶片变黄、干枯,无雌穗。即使是在适期内按照推荐用量使用二甲四氯钠,如果药液喷到玉米心叶上,也可能造成药害,高温天气用药药害更重。因此,玉米田使用二甲四氯钠,需在适期范围内按推荐用量用药,最好用扇形喷头,顺垄低空定向喷雾,将喷头走在玉米心叶下部,尽可能不让心叶着药,这是减轻玉米药害的关键。如果用空心圆锥喷头,最好加防护罩,控制雾滴方向,不让玉米心叶着药,避开有风天气施药,在风力较大时不要施药。同时尽可能采用流量大的喷头,避免雾滴飘移。近些年来,一些玉米种植区发现在使用二甲四氯钠除草后,玉米茎很脆,稍一用力就会从根部折断,这些地方用二甲四氯钠防除玉米田中的莎草,结果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药害现象。受害轻的玉米茎基部肿胀,气生根长不出来,重的植株矮小,心叶扭曲成鞭状,茎秆更脆,易断裂,对产量影响很大,甚至绝收。
棉花上的安全使用在大面积种植棉花的地区,新疆棉区涂抹杂草,防除田旋花等阔叶杂草效果非常好。能用在棉花行间防除阔叶杂草的化合物少之又少,但经常使用2甲4氯防除棉田杂草,棉花却对2甲4氯极为敏感,有些人不了解这个问题,用喷过2甲4氯药液的喷雾器,不经彻底清洗就给棉田喷药,结果造成了药害。棉花受害叶片会变为白色,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整个受害棉田就有报废的危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对受害棉花可喷施腐殖酸钠溶液解毒。将粒状50%腐殖酸钠先对少量水溶解,再加水配成3,倍溶液,进行叶面喷施,每亩用药液量60公斤左右。要求喷洒均匀。或以同样方法将50%腐殖酸钠配成倍液,进行植株灌根,每亩用量公斤左右,喷药后3~5天,叶片就可恢复组织功能,由白色转为浅绿色,约一星期后痊愈。
油菜上的安全使用油菜对2甲4氯很敏感,油菜移栽前不可使用2甲4氯灭茬,即使要用单桶水的纯量不能大于4克,一般土壤微生物可以在15-30天内分解2甲4氯完毕。油菜等阔叶作物受到2甲4氯轻度药害后,喷施赤霉素等促进生长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一定的解毒效果。但在油菜移栽前喷施2甲4氯,对移栽的油菜苗产生药害后,很难用药解救。一方面田间土壤中残留的2甲4氯药物较多,会对油菜产生严重药害,另一方面油菜根系会源源不断地从土壤中吸收2甲4氯,难以掌握赤霉素的使用时间和用药量(赤霉素用量过大时会使油菜茎叶过度拔长和生长瘦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