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调节功能检查三调节反应检查 [复制链接]

1#
以上为广告

一、调节反应(AR)

1、调节刺激量

能够诱发眼的调节反应的近目标称为调节刺激物,由于注视眼预计产生的调节量必须使黄斑中心凹与近目标共轭才能看清近目标,所以调节刺激物距离眼睛主点轴面距离(以m为单位)的倒数称为调节刺激量。

2、调节反应量

人眼对近目标物的调节刺激所发生的实际上的调节冲动称为调节反应量。

调节反应量是否精确地等于调节刺激量是衡量眼的调节功能的标注之一

调节反应量低于调节刺激量称为调节滞后

调节反应量高于调节刺激量称为调节超前

二、调节反应测量方法

1、BCC法进行调节反应测量

操作步骤:

①被测者远屈光不正完全矫正。

②综合验光仪调成近用瞳距,拉下近用视标杆,将近交叉格子视标置于被测者眼前40cm(检查室处于暗照明,防止光照下瞳孔缩小,增加焦深,使检查者难以辨认)。

③将综合验光仪内置辅助镜片调为±0.50D的交叉圆柱镜。

④令被测者报告是横线清晰还是竖线清晰,还是横竖线等清。

结果分析:

1、若被测者表述是横线清晰,证明被测者调节滞后,在双眼前以+0.25D为一档逐渐增加正球镜,直至横竖等清

记录所加的正球镜量值即为调节滞后量;

2、若被测者表述是竖线清晰,证明被测者调节超前,在双眼前以-0.25D为一档逐渐增加负球镜,直至横竖等清

记录所加的负球镜量值即为调节超前量;

3、若被测者表述横竖等清证明被测眼调节反应等于调节刺激。

2、MEM视网膜动态检影进行调节反应测量

MEM视网膜动态检影进行调节反应测量是一种客观方法。

操作步骤:

①被测者远屈光不正完全矫正。

②检影镜距离被测眼40cm,检查室维持常态照明,检影镜窥孔旁粘贴上附加近视标卡,根据被测眼最好近视力选择上一行近视标卡。先测右眼,后测左眼。

③嘱被测眼通过矫正透镜注视近视标卡,采用垂直投射光带来观察被测眼视网膜反射光影动,用排镜来中和影动。

④被测眼视网膜反射光顺动的情况下增加正球镜直至反射光中和,所加正球镜为调节滞后量;被测眼视网膜反射光顺动的情况下增加负球镜直至反射光中和,所加负球镜为调节超前量。

⑤由于动态屈光状态不够稳定,检查者必须快速判断视网膜反射光影动的性质,借助排镜快速增减球镜来确定调节反应量。

⑥记录结果,举例如下

OD0.75D右眼调节滞后0.75D

OS:-0.50D左眼调节超前0.50D

二、调节刺激跟调节反应关系

文章来源:兴达视康

声明: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