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视力快速下降以为是手机看多了,原来是它惹 [复制链接]

1#

昨天,当28岁的小俞(化名)因视力问医院眼科诊室时,他非常后悔地告诉接诊的主任医师王育新:“医生,我的眼睛越来越看不清东西了!手机、电脑真是害人啊!早知道会这样,我就......”原来这几个月,他一直没上班,在家期间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玩手机、电脑上。

王育新主任医师仔细检查了小俞的视力和屈光度,发现他戴着矫正眼镜也只有0.5的视力。于是,王医师又检查了他的眼底,眼底检查结果提示:双眼的视网膜上满布微血管瘤和小出血灶,黄斑部还有轻度水肿。根据上述检查结果,王医师怀疑小俞的眼部问题可能和血糖有关,于是立刻给他开了张“急诊血糖化验单”。半小时后,17.6mmol/L的血糖结果呈现在眼前。“你患的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赶紧先去内分泌科吧。到时还要回我这里继续治疗,不然视力无法挽回。”王医师的一番话让小俞恍然大悟,原来这次眼部问题竟是自己一直未重视的血糖引起的......

6月6日是第25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爱眼日的宣传口号之一便是“控血糖,查眼底,预防糖尿病致盲”。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

DR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是指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损害所引起的一系列病变,是一种影响视力甚至致盲的慢性进行性疾病。糖尿病在全球的患病率很高,且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中国是全球20-79岁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在许多国家,DR是青壮年人口失明的首位病因。来自我国的研究显示,中国糖尿病人群中DR患病率为24.7%-37.5%。并且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增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

早期DR可防可控,一旦被确诊糖尿病后,应进行首次眼科检查,并定期复查,在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的同时有效阻止DR的发生发展。眼科治疗以减轻黄斑水肿和延缓糖网进程为目标,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玻璃体腔内注射和视网膜光凝是早中期DR治疗的两种重要手段。当DR进一步发展,出现严重并发症如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时只能行玻璃体切除术,且预后差,几乎接近失明,无法挽回已丧失的视力。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